海豚繁殖技术研究成功
安江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刚刚接受了由芹苴大学副教授杨一龙博士主持的“安江省海豚人工繁殖技术”研究项目。
该项目历时三年,从2010年5月至2013年12月,于2014年4月正式验收。
项目目标是开发和转让生产海豚品种的技术工艺,达到以下技术指标:成熟度50%以上;受精率50-60%;孵化率60-70%;鱼种成活率20-30%;鱼种规格3-5厘米/尾。
项目实施过程中,研究了海豚的生物学特性、池塘和网箱养殖海豚至性成熟的技术、促进海豚人工繁殖的技术措施、海豚从鱼苗到幼鱼的饲养技术等。
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环境下鱼类每年6月至8月繁殖,海豚性成熟系数较低,平均为2.4%;海豚绝对繁殖量为4220粒卵/雌鱼,相对繁殖量达185717粒卵/千克/雌鱼。
在网箱养殖阶段(池塘)和江河养殖条件下,成熟系数较低,绝对繁殖力为3,773粒卵/雌鱼,相对繁殖力为128,000粒卵/kg/雌鱼。
不同饵料饲养的海豚,最高成活率为28.6%,45天后,网养阶段的成活率可达69%,尤其在45-75日龄阶段成活率较高。
项目验收完毕后,移交安江水产养殖中心在社区大力推广实施。
豚鱼(Botia modesta Bleeker)是一种淡水鱼,体长约3-5厘米/尾,体重约40克/尾,肉质洁白,皮滑,香味浓郁,脂肪丰富,可加工成多种菜肴,例如红烧肉、酸汤等,是河源区的特色菜肴。豚鱼是一种珍贵的鱼类,产量正在逐渐减少,目前价格为每公斤15万至18万越南盾。该项目的成功将有助于保护、维护和养护这一珍贵的鱼类物种。
据越通社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