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广播效率
(Baonghean) - 尽管阮德水先生只负责安城镇的信息工作两年,但他拥有相当丰富的经验。
所有信息都由他一人“处理”并解读。环顾四周,这位“三位一体”(电台经理、编辑、播音员和新闻撰稿人)的“音响室”里只有一台发射机、一台非常古老的CD播放器和一个麦克风。然而,每天下午5:30,全镇所有的广播系统都会响起他的声音:“各位乡亲、朋友们,大家好……”。节目时长30至45分钟,每周7天。除了省级和区级电台播出的节目外,还有来自当地政府和区内其他单位的最新公告。新闻内容可以是农业生产、传播或法律信息、文化和社会活动等等。
![]() |
阮德水先生正准备播报下午的广播新闻。 |
安城镇辖8个村组,总人口5200人,1171户,占地252公顷。2009年,当地政府共投资近1.5亿越南盾,用于建设8个广播集群,共安装24个扬声器、5公里长的输电线及配套设备。随着时间的推移,上述系统已严重老化,许多信息组件仍然缺失。至今仍没有混音器、录音机和电脑,因此无法制作15-20分钟左右的广播节目。由于光盘播放器时而运行,时而“自行停止”,甚至连片头曲都无法播放。此外,由于老旧的无线传输系统老化,经常出现故障。每次出现故障,Thuy先生就不得不请区广播电台的工作人员将其拆除,运到荣市进行临时维修。
这些都是常见的困境,直接相关人员也有各自的顾虑。根据县里最近开展的新闻工作培训项目,每个地方通常需要3个人负责这项工作,而在这里,他是唯一直接负责的人。Thuy先生每月只拿到0.6元(约70万越南盾)的津贴。因此,他不得不在下班后再开一家理发店来维持生计。他坦言:“很多时候,我都想写很多关于祖国的文章,写得非常好。我晚上辗转反侧,想着写得非常辛苦,可惜还没有版税,还要担心孩子的教育,所以我不得不接受我的项目有时写得不太好……”
即便如此,“广播”里的信息仍然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热情高涨,因为它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北富街的阮春勇-阮氏芳夫妇一家坚决实行计划生育,只生育了两个孩子,因为他们听到了广播里有效的宣传。福忠村的潘文图先生也像他一样,60多岁的老人也和儿孙们一起在农场工作,养猪、养鸡、养鸭,收入不错,这都归功于他每天收听“家庭广播”里播放的公告、优惠政策和鼓励。正如该镇人民委员会主席潘端友先生所说:“该镇的宣传部门工作出色,直接、全面地向民众通报了所有重要内容。地方政府也非常关心,并创造了便利条件。所有信息都经过主管文化社会工作的副主席或相关部门的批准。由于及时发布政策和指导方针信息,该镇今年上半年的增长率预计达到14.92%,夏秋稻米产量达到每公顷60-65公担,人均年收入超过1800万越南盾。”这些都是好兆头,让像阮德水先生这样默默耕耘的人们倍感温暖。
孔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