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奇怪的骗局

August 15, 2014 23:24

新的“移民”季即将来临,亲戚们纷纷带着新生前往大城市入学,而这也正是诈骗活动频频出现、敛财良机的时节……

Chiếc máy ảnh có giá trị sử dụng ngang đồ chơi trẻ con mà nhóm bạn Thu Hoài bị lừa.
这台相机的价值就和 Thu Hoai 的朋友们被骗买来的儿童玩具一样。

一不小心就会被骗

在河内,最常见的骗局莫过于售卖假冒科技产品。手表、电脑、相机、手机……这些物品都被坏人用来欺骗那些轻信且缺乏经验的人。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的学生丁秋怀(Dinh Thu Hoai)伤心地说道:“开学第一天,我和朋友们路过河东老汽车站时,遇到一个中年男子,他戴着帽子,鬼鬼祟祟地向我们走来。我们一到那里,他就拿出相机,开始拍照,然后叫卖。闪光灯非常亮,大家都以为是真的。他说他刚拿到这个东西,想卖200万越南盾。朋友们听后,都摇头吐舌,于是他立刻把价格降了一半。一位不喜欢被人兜售的朋友说:“我只剩下20万越南盾了。”但出乎意料的是,他竟然答应了。看到这么便宜,他立刻就买了下来。”在那次闪电般的抢购之后不久,这些年轻人震惊地发现,这台“正品”相机除了闪光灯还能用,其他部件都坏了,现在的价值只相当于一个儿童玩具。“大家兴高采烈地拍照,但拍了不到20张,相机就开始出问题,屏幕变黑,然后就彻底‘死机’了。”——怀说。

自然科学大学学生黎文良还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我和妈妈去上学,路过奎维田路口,突然一个女人紧跟在我们身后,大声打电话,周围的人都听得一清二楚。她说她刚捡到人家的手机,失主想赎回但是现在不能来,她自己家里有急事要回老家。说完,她就过来找我和妈妈,说能不能把手机卖了。她赶紧说:“我捡到一部触屏手机,不会用,现在急着回老家,你们要是买下来,我便宜卖,几十万越南盾。我考大学后,妈妈答应给我买一部手机。她卖的手机正是我喜欢的,我妈妈就掏出钱包付了钱。”我和妈妈兴高采烈地拿着新手机去商店买了一张新的SIM卡。插上SIM卡开机,手机运行顺畅,但不幸的是,没有信号。我们去了维修店,发现虽然手机是新的,但进水了,发射器和接收器也坏了。换手机的费用几乎是维修公司价格的一半。我和妈妈都崩溃了,因为我们就像电影里那样被骗了。

因被招募而“蒙冤”

信息模糊的招聘传单“覆盖”公交车站、学校门口……图片来源:TG

这听起来或许有些不合常理,但许多新生和刚毕业的年轻职场人士不得不面对“幽灵”招聘人员的诱惑。他们知道,新生毕业入学正是稳定工作和兼职需求增加的时期,因此许多“幽灵”公司和机构会在网上发布内容诱人的招聘信息,并承诺轻松的工作和优厚的薪资。然而,当求职者提交申请时,他们会被强迫支付招聘费或“按照公司规定”支付一定金额的押金。之后,他们会布置一些无法完成的任务,或者拒绝支付已收到的款项。这种伎俩并不新鲜,但许多学生,尤其是新生,仍然会上当受骗。

阮南海(南定省海厚县)先生说:“我被骗去河内范文同街一个地址做捡网球的工作,3小时30万越南盾。首先,我被要求支付40万越南盾的申请费,然后他们指示我到另一个地址领取工作。当我到达那里时,那里的工作人员说,如果我想得到这份工作,我必须另外支付25万越南盾来签署合同并通过测试。付完钱后,他们让我回家学习5天作为试用期,回来后能拿到150万越南盾。当时我非常紧张,没有开具收据就付了钱,所以5天后我回来时遇到另一名工作人员,他们立即否认我付过钱。经过争辩,我知道我错了,因为……我犯了一个错误,我不得不愤愤不平地离开。”

除了网络招聘广告,公交车站、大学校门口……都是张贴招聘传单的常见场所。然而,在诱人的薪资和轻松赚钱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些花招,让学生和年轻员工蒙受不白之冤。“我在河内国立大学门口收到了一份传单,内容是招聘销售人员,工作时间只需2小时,工资20万越南盾/期。我按照传单上的地址去上班,他们要求我提供身份证作为担保,并安排我第二天来上班。第二天,我去了那家‘公司’,他们强迫我支付20万越南盾来领取身份证,并指派我……分发一叠和我前一天拿到的传单一模一样的传单。”河内建筑大学校友Thanh Trung愤怒地“控诉”道。

刚从农村搬到大城市的年轻人应该警惕那些不明确的招聘信息,这些信息写得笼统,没有明确说明招聘部门,没有资质要求,或者说工作轻松、工资高,这绝对是……骗子的诱饵。不要在没有明确法律依据的情况下付款或签署文件,尤其是收据、合同……

据 Gia dinh.net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