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效应,全球威胁

October 3, 2014 14:43

从物理现象上看,温室效应已经导致了可怕的后果,使地球的气候发生了严重的变化,唤醒了全人类和各大洲各个国家的忧虑。

全球关注

这就是为什么今年的气候变化峰会(于前几天在美国纽约举行)比以往更加拥挤,有来自 120 个国家的高级政府领导人和 200 家跨国公司的代表出席。

Tổng thư ký LHQ Ban Ki-moon phát biểu tại Hội nghị Thượng đỉnh về biến đổi khí hậu của LHQ tại New York. Ảnh: Reuters.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纽约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发表讲话。图片:路透社。

而当世界各大城市——从美国纽约到法国巴黎,从英国伦敦到澳大利亚悉尼等地——爆发了2000多场大规模示威活动,参与人数达60万人时,抗议活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就连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走上了街头。人们首先向各国政客和跨国公司的老板们发出呼吁。他们必须承担责任,必须采取行动,避免人类面临“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的危害;潘基文先生认为,气候变化是“时代的弊端”。联合国秘书长还指出,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必须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负责,参与加剧“温室效应”的危害。

现在,也许每个人都应该更清楚地了解温室效应的概念、它的危害,并从中看到需要为立即阻止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做出贡献。

“温室效应”的危害

温室效应的概念在一栋完全密封的房屋中最为容易理解,房屋的四面和屋顶均由透明玻璃构成。我们可以以大叻寒冷地区的一座花园为例。在这里,由于阳光穿过玻璃墙和屋顶,热量被房屋内的空气吸收,使整个空间(而不仅仅是直接照射的地方)变暖,并且这些热量会在室内长时间滞留。这种吸收和滞留热量的现象被称为温室效应,这绝对是正确的。

这一概念可以延伸到今天的地球,因为我们的大气层被一层特殊的气体覆盖。对于地球这栋“房子”来说,就传热而言,这层“玻璃层”是由二氧化碳分子(CO2)或其他人类排放的气体(例如:CO2、CFC、CH4、O3、NO2……)以及水蒸气组成的;这些气体按对温室效应的影响程度依次递减。

这层特殊的“玻璃层”并不阻止太阳光(主要是短波辐射或紫外线)穿透照射地球表面,而是阻止太阳光部分被地球吸收、剩余部分反射回太空后的反射光(主要是长波辐射或红外线)逸出到大气层。

Minh họa vai trò của hiệu ứng nhà kính ảnh hưởng đến nhiệt độ bề mặt Quả Đất.
说明温室效应对地球表面温度的影响。

因此,二氧化碳和上述温室气体具有保留太阳热量的作用,阻止其反射到太空。如果温室气体浓度适中,它们有助于防止地球温度过低,但如果浓度像现在这样高,则会导致大气和地球表面升温。事实上,目前二氧化碳(CO2)的浓度约为0.036%,导致地球温度升高至约30°C。但如果没有上述温室气体,温度将降至约-15°C。

显然,正是人类通过温室效应排放的温室气体,导致地球温度升高,全球气候变化正日益影响人类生活。随着温室气体的增加,危险程度将达到威胁数亿人生命,甚至危及人类生存的程度。

在不久的将来,气候变化的影响将以多种方式显现。

例如,对水资源的影响导致饮用水、农业用水(灌溉、水产养殖等)、工业用水(水力发电等)和林业用水(森林火灾等)的短缺。

对于生态系统而言,全球变暖改变了生物的正常生存条件(许多物种的生存区域减少或灭绝……),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人类健康状况下降,出现许多新的疾病,流行病蔓延……)

具体来说,如果地球温度达到某个临界点,北极和南极的冰层就会迅速融化,导致海平面过高,甚至可能引发洪水。例如,预计到2100年,美国的海平面将上升50厘米,这将摧毁5000平方英里的陆地和4000平方英里的湿地。

携手拯救地球

今年纽约气候变化峰会的内外氛围已经证明,随着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地球确实正在进入危险时期,也到了所有国家、所有人民行动起来、携手拯救地球的时候了。

联合国秘书长在2014年纽约会议上发出呼吁:“要渡过这场风暴,我们需要各国的合作。我们从未面临过类似的挑战。”而此前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也被他重申,并被肯定为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多数国家通过宣言、政策或具体行动表明,他们已经准备好拯救地球,也就是拯救他们的国家,拯救人类,也就是拯救他们的人民、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子孙后代。

在去年9月的纽约峰会上,各国政府原则上同意扩大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使用,并加大对发展中国家减缓全球变暖努力的支持。

事实上,一些国家,例如北欧国家、德国、西班牙等,尽管成本高昂,却已将投资转向风电和太阳能。法国、美国、韩国等国家则在维护或新建核电站。印度、波兰、中国以及中东、东南亚甚至非洲等新兴国家,都选择了发展核电、逐步减少煤电的道路。

Nhà máy điện hạt nhân – “khắc tinh” của hiểm họa biến đổi khí hậu toàn cầu. Ảnh: Nguồn www.ecofriend.org.
核电站——全球气候变化威胁的“克星”。图片来源:www.ecofriend.org。

另一方面,各国元首还设定了到2030年停止砍伐森林、增加粮食产量、城市电动汽车使用率提高30%的目标。

不仅政府,企业也纷纷承诺投资“低碳”经济。从现在到2015年,各国和企业的总投资将高达2000亿美元。一些城市的温室效应贡献率高达70%,例如纽约、巴黎、约翰内斯堡、首尔等许多大城市都已达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协议。

显然,2014年9月的纽约峰会为拯救地球免受气候变化威胁的事业发出了令人鼓舞的信号。

然而,仍然存在诸多担忧。许多大国,特别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国家,至今仍未派出最高级别官员出席会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会议虽然已经结束,但仍然缺乏一项能够设定标准、具体步骤以及各国责任划分等的国际协议。

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这只是一次筹备峰会,旨在创造更多的政治势头,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成员国框架内的谈判进程,并为今年晚些时候在利马举行的下届峰会做准备。

希望2015年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上能够达成有意义的法律协议。

据越南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