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义静伟潭民歌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认可

November 27, 2014 23:22

(Baonghean.vn)——2014年11月27日晚上11点10分(越南时间),在法兰西共和国首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正式将越南义静维剑民歌列为人类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

Đoàn Việt Nam tại thời khắc lịch sử vinh danh dân ca ví dặm Nghệ Tĩnh.
越南代表团在巴黎历史性地庆祝义静伟坝民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越南义静维剑民歌认定为人类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促进各社区、艺术家和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提高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保护措施,支持各社区传承和教学方法,在学生、专家、专业组织的积极参与下,在国家的积极支持下,口头传承和正式教育计划将得到实施。

Dân ca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义静尾和岩民歌为人类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越南代表团的喜悦

提名档案是在社区成员、地方当局、专业组织和专家的参与下建立的,社区成员自愿提名并致力于保护;在社区的参与和贡献下,越南文化艺术学院自2012年以来对义静维军民歌遗产进行了清单编制;2012年,文化体育旅游部决定将义静维军民歌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Dân ca
与会代表对越南代表团表示祝贺。

越南义静维军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越南传统文化在融入世界文化潮流中的生命力。这一文化遗产已向国际社会广泛推介;已制定适当的方法和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发挥、保护和弘扬义静维军民歌的价值,彰显其独特的人文艺术价值。

Hát ghẹo tại Hội diễn tiếng hát dân ca, ví, dặm Nghệ Tĩnh học sinh bậc trung học năm 2014. Ảnh: Lê Hoa
义静省在文化艺术节上表演民歌、vi 和 dam 的一些照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义静民歌历史性时刻的视频片段:

南清

(来自巴黎的电子邮件)

越南文化体育旅游部副部长邓氏碧莲在仪式上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义安省和河静省乡村的民歌授予世界遗产名录,对越南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义安省和河静省乡村的民歌与当地村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耕作、编帽、划船、拉网、哄孩子入睡等。

副部长还表示,维族民歌和军歌在义静人民的文化和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体现了当地人民的文化特征,在生活中一代又一代地传承和发扬。维族民歌和军歌是分享、对话、交流的载体,是社区共同关注的话题,通过它,社区紧密联系在一起。

副部长还强调,越南已深刻认识到,从现在起,义静尾民歌和军歌已成为人类的文化财富。越南致力于实施保护此类民歌活力的行动计划,并实施政策,尊重和传承这些民歌的创作者,教育子孙后代,使这一文化遗产永垂不朽,成为人类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

值此历史性时刻,义安省和河静省领导人也表达了上述观点。河静省人民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阮善和义安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丁氏黎清均表示激动和自豪,因为义静维詹民歌为丰富和丰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贡献。

两省领导也认识到责任重大,需要制定具体计划,继续保护和弘扬遗产的价值,特别是加大宣传力度,使各级政府和人民更加深刻地认识遗产的价值,弘扬遗产的价值,使义静维族民歌和军歌永远流传,为义安、河静两省的文化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音乐研究员陈光海表示,继《权歌》、《春歌》和《唐卡泰图》之后,义静省渭族和延族民歌也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可,他对此感到非常自豪。他指出,渭族和延族民歌的歌词采用民间诗歌的形式,是一种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对唱形式,例如在拉河上唱歌、划船歌等。歌词展现了越南的诗意,即六八或六八六八诗。渭族和延族民歌的许多节奏都散发着音乐语言,其丰富的旋律以五声音阶和四声音阶为基础,展现了越南民歌体裁的丰富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委员会第九届会议还从46项提名中认定了34项具有代表性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除了义静维和吉安民歌之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承认了鼓乐表演和杂技舞蹈艺术Nongak(韩国)、大理石纹纸制作艺术Ebrui(土耳其)、开玩笑的Askiya艺术(乌兹别克斯坦)、Voru蒸汽浴传统(爱沙尼亚)、朗诵Al-Zajal诗歌的艺术(黎巴嫩)......因此,迄今为止,全世界已有314种艺术形式获得该类别的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