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农业经济困境

February 9, 2015 14:37

(奉新安)- 近年来,农业经济在土地和劳动力方面充分发挥了潜力和优势,为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效率做出了贡献。然而,要使农业经济顺利发展,需要各级各部门出台政策解决方案。

义安省目前有3185个农场,涵盖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以及混合农场等多个领域。其中,420个农场符合农业与农村发展部第27/2011/TT-BNN号通知的要求,并已获得农场证书;2765个农场符合旧规定的要求。实际上,尽管党和国家出台了许多政策和指导方针,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和障碍,尤其是在优惠贷款程序和农用地使用权证书的发放方面。

Mô hình gia trại chăn nuôi ngoài đồng ở Nghĩa Đồng (Tân Kỳ).
义同(新祺)畜牧场模型。

义平乡(义丹)陈松青家境贫寒,白手起家创业,他不向贫困屈服,敢想、敢做,懂得利用和发挥土地优势,按照VAC模式发展农业经济:修建草鱼池、划定养殖区用于养殖经济贝类和蛤蜊、种植森林。按照这种模式,扣除各项费用后,每年可创收2亿多越南盾,为5名当地工人创造就业机会和稳定收入,有时在作物季节甚至能雇佣20名工人。为了继续发展,陈先生四处寻找优惠贷款,但迄今为止,他只能从人民信用基金借款,利率高于银行利率,合同金额只能在1亿越南盾以下,还必须抵押土地使用证。

Thanh先生目前正在投资水牛养殖,但由于资金不足,他最初只饲养了6头水牛。虽然养殖水牛利润丰厚,但Thanh先生不得不卖掉2头水牛,才能获得资金来扩大1公顷的柑橘种植面积。他还计划发展水牛养殖,并种植Dien柚子出售,但目前尚未找到投资资金。 “农场成立十多年了,我还没拿到任何优惠贷款。去年,我申请到了义丹县劳动联合会的经济发展贷款项目,但只贷到了4700万越南盾,没有优惠利率,还要抵押土地证,所以没能贷到款。义平公社的优势是山地面积大,公社里很多年轻人都有发展农场经济的志向,但他们最大的困难是资金,“难就难在智力”,很多人做不到。”——Thanh先生说。

怀揣着在家乡致富的梦想,2004年,义丹县义禄乡范文俊先生大胆地在义禄美禄村租下了16.5公顷的空地和荒山,投资发展农业经济。凭借地方政府签发的长期土地租赁合同(50年,并颁发了农用地使用证),范文俊先生根据市场需求投资种植各种动植物:饲养豪猪、野猪、鸽子、鸭子、鱼、植树造林……年总收入达15-17亿越南盾,为5名以上正式工和20-30名季节性工人创造了就业机会。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他还创办了一家建筑和商业服务公司。

范文俊是义丹县生产经营好户的典型代表。近年来,他家已投资20多亿越南盾用于畜牧养殖和植树造林。为了获得发展农场的资金,他不得不以土地使用证作为抵押,以建筑企业的形式向银行贷款,因为银行不提供发展农场经济的贷款。范文俊先生说:“很多政策都出台了,但一直没有落实,农场主很难获得支持政策。由于农业生产往往存在风险,银行也不愿意为农场项目提供贷款。目前,我有一个想法,想将养猪生产经营扩大到工业化方向,需要投资10多亿越南盾。我多次向银行和信贷机构寻求农场发展优惠贷款,但都被拒绝了。”

南城乡(安城县)山城村的吴智河(Ngo Tri Ha)一家自1994年起在昌朗地区开垦并恢复了2.1公顷稻田,用于种植农作物。2014年,吴智河先生签署了文件和合同,将家属开垦的土地租赁10年,并向当地政府缴纳了全额税款。2014年底,土地租赁到期,吴智河一家申请继续租赁上述土地用于种植农作物,但至今仍未获得当地政府的批准。自2004年以来,吴智河一家已投资近10亿越南盾,用于投资养鱼养鸭。目前,吴智河的农场仍有6000只产蛋鸭。如果无法继续租赁土地,吴智河一家将被迫“解散”农场。发展农业经济需要高昂的投资成本,而且需要多年时间才能收获产品。如果土地租赁期限短,农场主很难提高效率。吴志哈先生说:“由于没有获得长期稳定的土地租赁,许多农场主不放心,不敢投资。我们希望县里能出台长期土地租赁和承包政策,并发放农地使用权证,让他们安心投资长期的农场经济发展。借款需要抵押,但作为抵押条件之一的农地使用权证却无法获得,因此无法从银行贷款进行投资开发。”

党和国家认识到发展农业经济有助于农业和农村发展,近年来,出台了多项政策和指导方针,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政府颁布了第41/2010号法令,关于“农业和农村发展信贷政策”。据此,获得农业经济认证的农场主有权获得农业和农村发展优惠贷款(最高贷款额度可达5亿越南盾),无需抵押。该法令还规定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土地分配,并向农场主颁发长期稳定的土地使用权证。在发展过程中,该省农场获得了许多有关土地、土地分配、森林分配、农业技术推广、信贷政策等的机制和政策。省人民委员会2007年11月7日第479/QD-UBND号决定,批准“2007-2015年阶段义安省农场经济发展项目”是义安省为大力发展该省农场经济而制定的重要而具体的文件。

在该项目中,省人民委员会提到了整合地方计划和项目,以支持农户建设基础设施的问题。然而,实际执行情况仍然缓慢,农田主要以租赁、承包和拍卖的方式进行。由于农田租赁和分配期限不长,农户在大规模投资方面缺乏信心。省农业经济协会主席阮文平表示:“自鼓励经济发展的机制和政策建立以来,农场主积极争取政策,巩固和发展农场。然而,在争取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障碍,影响着我省农业经济发展。特别是,许多地方的土地划拨、土地租赁、转让和向农场发放土地使用权证的流程仍然缓慢。许多农场的大部分土地仍然以临时转让、签订合同和地方长期租赁的形式使用,合法性较低,因此农场主并不真正放心,也没有足够的勇气投资于长期生产。银行和信贷机构在评估和发放农业和农村贷款时仍然犹豫不决。”

文章和照片:清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