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琼吕省农业的竞争力

September 7, 2015 08:59

(Baonghean) - 琼琉县农业产业拥有众多特色产品,汇聚了发展优势。然而,大多数产品仍然较为零散,工艺技术落后,农企对接不畅,品牌建设尚未完成。因此,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低,附加值不高。这也是琼琉县决心在未来努力攻克的难题,力求突破。

回顾过去的任期,本县的农业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很多亮点。2015年,农业总产值估计超过3.5万亿越南盾。粮食产量估计超过10.3万吨,每耕地面积产值快速增长,达到近8800万越南盾/公顷。本县还形成了大面积集中的原料产区,如:花生1300公顷、菠萝550公顷、甘蔗830公顷。琼良、琼明、琼榜、新山等地也形成了商品蔬菜生产规模区。畜牧养殖业朝着远离居民区、​​集中养殖的方向发展。本县的捕捞船队也是全省最强大的船队之一,拥有1322艘渔船,其中742艘载重量超过90艘。养殖面积2382公顷,工厂化养虾面积642公顷,年产虎虾苗1.4亿余尾,南美白虾苗1亿余尾,蟹苗300万尾,蛤苗7亿余尾,各类鱼苗数千万尾。

Mô hình liên kết sản xuất lúa chất lượng cao ở xã Quỳnh Diện (Quỳnh Lưu).
琼田乡(Quynh Luu)优质稻米生产联系模式。

然而,如果我们分析整个行业和每个具体产品,就能清楚地看到,仍然存在诸多弱点,导致增长率与潜力不匹配且不可持续。这些弱点包括生产分散、缺乏连通性;产品种类繁多,但大多仍处于初加工阶段。显而易见的后果是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低下且不稳定。最明显的证据是,近年来,琼吕省农民经历了“苦菜季”,产品价格下跌,收入不足以弥补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琼吕省农业与农村发展部部长阮春定先生指出,科技在生产链中的应用:“如果我们进行适当的评估,整个农渔业部门几乎没有完整的模式,而仅仅停留在生产过程中的某个或几个步骤,例如:种子、生物制品的使用……”。

基于此,2015-2020年任期,县委决议的一项重要重点计划是:应用高科技促进农林渔业与现代加工业相结合的发展,打造产品品牌。为此,目前,农业与农村发展厅正在制定一项应用高科技促进农林渔业与现代加工业相结合的发展项目。目标是将高科技应用于所有生产领域。琼琉厅将建立机制、政策和基础设施,吸引投资者应用高科技或与农民合作开展与农产品收购、加工和消费相关的农业生产。

在种植领域,目前,该县正与中北农业科学技术院和越南农业科学院配合,向韩国投资者招揽建设清洁、优质蔬菜原料园的项目,并将这些产品销往在越南经营的韩国企业。同时,鼓励企业和农民之间的联动模式,转让先进的耕作方法和优质植物品种,建设原料园,保证产品产量。事实上,在2015年生产季节,这种联动生产趋势已经并正在一些产区形成。今年夏秋作物季,在纯农业区琼田乡,除了建设51公顷以上的示范田外,该乡还与永和企业合作,试种两个优质水稻品种:5公顷药材稻和7公顷AC5。据评估,上述两个水稻品种产量高,米质香甜,尤其是企业承诺以远高于当地种植的其他水稻品种的价格收购。据琼田乡人民委员会消息,永和企业将以每公担80万越南盾的价格收购中药稻品种,以每公担75万越南盾的价格收购AC5大米。

陈文典先生家有10亩稻田。今年夏秋收季,他决定转种药材稻。带我们参观稻田,稻米花重、粒粒饱满、稻壳乌黑,这些都是药材稻的典型特征。他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农民种稻子卖给商贩,所以收成好的时候价格低,价格好的时候收成不好。一般来说,如果不计人工成本,农民赚不了多少钱。不过,现在稻米生产和公司挂钩,收购价格高,产量稳定,我们很兴奋。”琼田乡人民委员会主席阮玉兰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表示:“2016年,乡里计划与企业合作,在200公顷水稻种植面积上发展优质水稻品种,目前水稻种植面积为305公顷。这将提高农业产值,为增加农民收入做出贡献。”

总部位于琼吕县的奥孟强有限公司(Or Manh Cuong Company Limited)专营农业业务,目前正与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及多个乡镇合作,实施与农民合作模式,种植约40公顷辣椒、长豆角和南瓜,用于出口。孟强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氏翠翠女士表示:“我们将从季初开始投资,为农民提供种子和肥料贷款,建设集中原料区,并支持其种植技术;同时,签订合同,确保从季初就能消费产品。” 此外,工贸部还在推进鹿茸、菠萝、鱿鱼、鱼露等重点农渔业产品的品牌建设项目。

琼吕县已确定了建设可持续农业的必要方向,并充分发挥本地潜力和优势。然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各级、各部门和全体人民的高度决心和积极参与。不仅需要吸引投资的机制、政策、环境和基础设施,还需要选择有能力、有奉献精神的投资者与农民携手共进。同时,必须有效地将科技进步应用于生产。另一方面,农民也必须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理念,在生产与企业对接过程中恪守承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克服挑战和困难,走向可持续农业发展之路。

文章和照片: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