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疗法

DNUM_CIZAJZCABF 17:54

头痛是许多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是一种受外界因素(外源性)影响的主观感觉。

中医认为,如果头痛突然发生,且持续数日,则为外感;如果疼痛间歇性、隐隐作痛,则为内伤,因此必须结合全身症状才能确诊。

外感头痛可分为风寒头痛和风热头痛。以下是一些偏方。

风寒头痛:患者常有头痛、畏寒、鼻塞或流涕、不渴、舌苔薄白、脉浮数等症状。治疗以祛风散寒为主。可选用以下方药之一:

配方1:紫苏、薄荷、银叶、红葱头各10克,生姜6克。将1杯水煮沸后服用,每日两次,饭后服用。儿童每次服用3-4次。可将其捣碎,放入保温瓶中浸泡后饮用。

配方2:川芎茶:白芍4克,川芎8克,紫苏8克,薄荷16克,生姜4克,细辛2克,防风3克。所有原料研末,每日24克,饭后1-2小时用茶送服。主治风寒引起的头痛、偏头痛。

咳嗽痰稀白,加杏仁8g、前胡8g、苏叶12g;鼻塞流清涕,加苍耳子8g、辛夷6g;头痛,加草板8g;舌苔粘腻,恶心想吐,加陈皮12g、炙半夏12g;畏寒想吐,加生姜12g、苏叶12g;颈背酸痛不适,加沙根24g。

方三:小塞胡汤加减:红花12g,黄芩8g,半夏12g,党参24g,甘草6g,生姜5片,大枣8枚。水煎服。用于风寒入少阳引起的头痛,症见冷热不均,胸胁胀痛,纳呆,心烦,或呕或悸,小便不利。

 Tang diệp (lá dâu).
桑叶。

方四:川芎、细辛、地上细辛、薄荷精、茶叶、紫苏、桔梗、防风各10克。以上原料干燥,研成细粉,装入密封罐中。每次0.1克,置于头痛侧鼻孔内,轻轻吸入,4-6分钟即可起效。

方五:樟脑3克,当归3克。将上述原料研成粗粉,用纸卷成香烟状。点燃后,用鼻吸。每日2-3次,每次1支。连续使用3-5天。

风热头痛:患者常有头痛、畏风、口渴、咽喉痛、舌苔薄黄、脉浮数等症状。治疗以祛风清热为主。可选用以下方剂:

方一:桑叶16克,菊花12克,万金油12克,薄荷10克,紫苏10克。煎水饮用,每日分2次,饭后服用。儿童分3-4次服用。可捣碎,放入保温瓶中浸泡饮用。

方二:桑叶、芦荟各10g;菊花、连翘各6g;桔梗、杏仁、黄芩、栀子各8g;薄荷、甘草各4g。水煎饮。

若热盛伤身,心烦口渴,舌红少苔,加生地12g,石膏8g,瓜蒌8g,小茴香8g;若咳嗽痰多不化,痰黄粘稠,口渴咽喉痛,加贝母4g,瓜蒌仁6g,沙参8g;若便秘口鼻生疮,大便不通,加大黄6g。

方三:上等香料:干姜(酒炙)、防风、川芎、黄连(酒炙)、柴胡各4克;石膏8克,黄芩(酒炙一半)12克;甘草、知母各6克。煎服。

第四课:川芎3克,茶叶6克。所有材料洗净,放入锅中,煮5-10分钟,滤去水,饭前饮用。

第五课:芽豆3g,药材3g,生姜2g,药材2g。共研细末。每次服用7天,每日3次,每次0.2-0.4g,擤鼻涕,引起喷嚏。

第六课:鲜萝卜捣烂榨汁,加樟脑少许,滴鼻。每次2-3滴,每日2-3次。连用5天。

第七课:菊花、薄荷、桑叶、绿豆荚等量,塞入枕头,枕着睡。连用一个月。

据《健康与生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