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和弘扬顺化民歌的民族遗产价值

September 14, 2015 10:00

顺化歌唱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如何保护和弘扬其固有的遗产价值是一个难题。

顺化歌舞是古都独具特色的文化特色,已被文化体育旅游部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如何发扬顺化歌舞的固有价值仍然是一个难题。

三十年来,香江顺化歌舞表演已成为一项颇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吸引着游客前来顺化古都。然而,由于服务大众的需求,香江顺化歌舞表演逐渐走向了扭曲,“Qua phu”、“Nam Xuan”、“Nam Ai”、“Phu Luc”、“Tu Dai Canh”等古老的顺化歌舞表演形式已几乎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多数艺术家和音乐家表演民歌、旋律、民谣……这导致顺化歌舞表演的传统形式遭到扭曲。

色相歌曲

已经在香江上表演了20年歌顺剧的歌顺剧艺人秋贤忧心忡忡:“到目前为止,艺人们表演歌顺剧的收入一直很低,日子过得非常艰难。但我们仍在继续努力,让歌顺剧继续发展下去。我也希望艺人们能够想办法提高质量,让更多的人来听歌顺剧。”

去年六月,顺化歌舞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其保护和弘扬价值备受关注。然而,目前顺化歌舞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如何让这种艺术形式吸引更多年轻人,而像明敏、清良、金旺等资深顺化歌舞艺术家却年事已高,体力不支。

顺化市目前有两所培养顺化歌艺术专业的单位,即顺化文化艺术学院和顺化音乐学院,直接培养顺化歌艺术的艺术家、演员和音乐家。

武桂艺术家表示,为了真正融入并广泛传播,创作新的歌词也至关重要,才能丰富顺化歌的内涵:“香江顺化歌的形象和室内乐的风格正在深入人心。因此,歌词也需要融入系统性的内容。尤其是顺化歌的优秀歌曲,需要新的内容来塑造,为顺化歌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在顺化,有超过400名艺术家、演员和音乐家在香江上参加“顺化歌舞表演”,为游客提供精彩的演出。近日,承天顺化省出台规定,要求每场“顺化歌舞表演”时长不少于60分钟;乐器种类不少于3种:琵琶、琵琶、二胡、月琴、葫芦琴和笛子;单船演出需配备7名演员和音乐家,双船演出需配备8名演员和音乐家……

承天顺化省文化体育旅游厅副厅长高志海表示:“由于演出服务受限,具有学术性、学术性的歌顺曲或经典的歌顺歌曲无法带上龙舟为游客服务。此外,由于培训节奏太快,许多年轻的歌顺表演者无法演唱古老的歌顺曲……”

高志海先生认为,将顺化歌谣带回礼堂是保护和弘扬顺化歌谣价值的最佳途径:“顺化歌谣如今已被列为国家遗产,我们必须努力提升香江顺化歌谣表演的质量,更好地服务游客。未来,文化体育旅游部将与市政府和各俱乐部协调,继续在宫殿和花园洋房的礼堂中恢复顺化歌谣表演,打造一个与旅游活动相结合的独特产品。”

面对顺化歌面临的挑战,承天顺化省各职能部门正在紧急组织收集整理古代顺化歌谣资料,组织评估委员会,努力提高香江流域顺化歌谣的质量。特别是表彰那些为保护、表演和传播顺化歌谣做出贡献的艺术家和手工艺人,为弘扬和传承古都独特艺术形式的价值做出贡献。

据越南之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