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的菜市场

October 26, 2015 16:07

(Baonghean)——当人们都睡意朦胧时,在琼云乡(Quynh Luu)的云市场门口,人们正在组织集市买卖蔬菜水果。凌晨一点,谋生的挣扎又开始了。

凌晨两点的琼文夜市熙熙攘攘。蔬菜水果随处可见,买卖双方熙熙攘攘。夜里一片漆黑,市场门口的高压灯不够亮,买卖双方都用手电筒照着路,寻找蔬菜。此时的蔬菜水果买卖以批发为主,所以交易进行得很快。

夜市不像日市那样讨价还价,售价和店主设定的价格只有细微的差别。有时,人们不会讨价还价,因为顾客都是熟人,老朋友,所以价格都是谈好的,没有抬价和抬价。在琼文(Quynh Van)的蔬菜夜市,许多小商贩会大量批发蔬菜,然后运往荣市和清化省,所以经常有很多卡车等着人们装车运走。

除了卡车,黄梅镇的一些商贩还使用客货车来运输蔬菜。每天晚上,这个市场都会停着3辆40到48座的客货车,车主会把座位拆下来存放蔬菜,供商贩运回荣市消费。

Chợ rau đêm xã Quỳnh Văn (Quỳnh Lưu).
琼文乡(Quynh Luu)的夜间蔬菜市场。

据悉,夜市的绿色蔬菜主要由琼云、琼良、琼榜乡(琼銮县)和琼莲乡(黄梅镇)的居民供应。此外,一些商贩表示,其他来自中国的蔬菜水果,例如洋葱、大蒜、南瓜和土豆,也从河内的批发市场运来。琼云夜市的税务员黎氏顺(1965年出生)说:“这里的菜市场通常从凌晨1点营业到上午11点。”

此前,该市场在旧凡市场门口(位于1A国道)举行,场面混乱,造成交通不安全。自从凡市场搬迁并将场地归还考古遗址后,侵占国道售卖蔬菜的情况已不复存在,潜在的交通事故风险也显著降低。

如果菜农也要辛勤劳作,日夜照料每一排蔬菜,才能把它们运到市场上出售,那么菜市场里的商贩们也同样辛苦。他们每天晚上都睡不好觉,为了维持这艰难的生活,他们必须辛勤劳作才能获得收入。47岁的阮文宁先生来自黄梅镇琼庄乡,他一边快速数着刚买来的每一把香菜,一边说道:“我们家地不多,所以农闲的时候,我和妻子就来这里卖菜。虽然这份工作需要熬夜,忍受失眠,但它也能带来额外的收入,供孩子们上学。”

宁先生和他的妻子已经做这份工作十多年了。他们通常晚上9点睡觉,半夜起床去市场买货,然后运到荣市去卖。扣除开支后,他们夫妻俩每天能挣30万到40万越南盾。

从凌晨1点到3点,宁先生和妻子采购了6箱蔬菜和块茎类蔬菜。宁先生一边费力地把一箱箱蔬菜抬上车,一边叹息道:“这个季节雨水多,人们种的蔬菜不多,青菜更是少之又少。只要有菜车过来,商贩们就争相收购。每天晚上我都要花三四百万越南盾来买货,但快到春节的时候,只需要一半的价钱就能把货运到荣市。”话音刚落,就看到拉菜车的妇女来了,宁先生赶紧跑出来:“这是什么菜?我都拿去吧。”

离宁先生不远,1981年出生于琼禄乡(黄梅镇)的陈氏明女士也在采摘甜白菜,准备装上摩托车。日夜操劳的她,看起来比34岁的实际年龄苍老得多。她的丈夫重病卧床不起,她独自一人辛勤劳作,供着两个年幼的孩子上学。“我的生活贫困艰难,但无论多么艰难,我都会努力让孩子们上学,希望他们将来能够摆脱贫困,”明女士望着远方说道。

在琼文菜市数百名买卖人中,我们遇到了琼文乡7村77岁的胡氏福太太。她也来这里买菜,然后带回市场卖,赚些钱买槟榔和糕点。胡氏福太太在这个菜市上干了40年,是菜市里最年长的人。每个月30天,胡氏福太太仍然会扛着“鱼竿”般的扁担,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寒冬凛冽,凌晨2点就起床,从家步行近1公里到菜市。我走近问她:“您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怎么还要通宵赶菜,累坏了?”她快步挑着两筐菜的扁担,回答道:“习惯了,一天就睡几个小时,孩子不让我去,可我又受不了在家闲着。现在身体好了,还是会去夜市卖菜。”

随后,满载蔬菜的客车和卡车调头直奔荣市,给商贩们带来了新一天的希望。凌晨4点,凡城市场大门打开,满载蔬菜的摩托车蜂拥而至。商贩们趁机铺开篷布,将蔬菜和块茎摆放到位,等待新一天的顾客。

只有亲自去菜市逛一圈,才能体会到菜贩们的辛劳。然而,这份工作也带来了快乐,是许多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长久以来,琼文夜市已成为当地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维恩戈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