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草具有退烧和利尿的作用。
- 竹叶草又名竹子草、鸮草、甘草、茭白。入药部分为全草,剪去细小根部,晒干或烘干,扎成小捆,使用时剪短约2-3厘米。
竹叶蛋白又称竹叶草、鸱鸮草、甘草、茭白。入药部分为全草,除去小根,晒干或烘干,扎成小捆,使用时剪短约2-3厘米。可鲜用、晒干或烘干。竹叶蛋白性味甘、微寒,入心、小肠、膀胱经。具有清心火、除烦消炎、解毒利尿的功效。用于高热口渴、心烦不宁、口舌生热、疮疡肿痛、尿路感染等症。每日6-10克,煎汤或与其他药物同服。
![]() |
竹草 |
竹草。
治尿道炎,尿痛,尿频:竹叶20克,威灵仙10克,花粉10克,甘草6克,黄柏10克,水煎饮。
治低热视物昏花,面赤头痛: 竹叶12克,艾草9克,水煎服。
治暑热口干心烦,四肢无力:竹叶12克,石膏24克,半夏16克,人参12克,甘草6克,麦冬16克,薏米32克,煎服。
治暑热小便赤赤,高热,口腔溃疡:黄连5g,竹叶10g,黄柏10g,黄芩10g,栀子10g,甘草5g。
治风热证(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身热咽痛口渴):金银花12克,豆腐36克,紫苏12克,牛蒡子12克,薄荷16克,连翘8克,甘草8克,竹叶16克,牛蒡子12克,水煎服。
治湿热(发热、身痛、汗出、胃脘不适、恶心……):薏米24克,鲜竹叶12克,石膏24克,白蔹8克,连翘8克,茯苓12克,藿香6克。煎汤服用。
治津液气伤(发热汗出,肢冷乏力,小便黄赤,脉沉弱):党参8g,石膏10g,麦冬10g,黄连4g,鲜竹叶12g,知母12g,白术8g,甘草4g,何首乌32g,香附12g。水煎服。
禁忌:低热者、孕妇不宜使用。
据《健康与生活》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