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将春歌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提案

March 23, 2016 17:21

政府总理责成文化体育旅游部配合越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委员会编制春歌相关文件,并于2016年3月31日前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总理同意文化体育旅游部部长代表政府签署《富寿春歌》国家档案,提交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审议,争取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政府总理责成文化体育旅游部配合越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完成所有必要程序,于2016年3月31日前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申请材料。

de nghi cong nhan hat xoan la di san van hoa phi vat the cua nhan loai hinh 0
Phu Tho Xoan 唱歌。

春歌,又称“居门歌”(Khuc mon dinh,即在村门前唱歌),是一种祭祀神明的形式,据说自雄王时代便已存在。古时,文朗族人民会在春季组织春歌,迎接新年的到来。春歌有三种形式:祭祀雄王和村镇守护神的歌;祈求五谷丰登和身体健康的祭祀歌;以及男女调情的节日歌。

据史料记载,春歌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极其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古老的春歌旋律起源于雄王时期文朗郡中部的古老村落。春歌起源于富寿地区,随后传播到芦河、红河两岸以及整个永福省。四大古老的春歌会社分别是安泰会社、富德会社、金多会社和德会社,分别位于富寿省的金德乡和芳楼乡。

春安音乐是一种表演性音乐,歌唱形式多样,有说唱、吟诵、诗朗诵和歌曲;有女声合唱、男声合唱、合唱、二重唱、复调、追唱、交织、领唱和呼应等形式。在音乐风格上,春安音乐既有庄重悠扬、旋律奔放的声部,也有优美抒情的声部。春安歌舞总是与歌舞相伴、相互融合,用舞蹈来诠释歌词的内容。春安歌舞的生命力在于礼歌与情歌的结合,源远流长,深受一代又一代人的喜爱。

2011年11月24日,普寿春歌舞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委员会会议上被正式认定为亟待保护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de nghi cong nhan hat xoan la di san van hoa phi vat the cua nhan loai hinh 1

据越南之音报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