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起资金损失案例后重新审视开户流程
国家银行刚刚要求银行审查开设和使用支付账户(传统和电子)的流程,以限制类似最近发生的风险和欺诈行为。
国家银行行长刚刚发布了一份文件,要求支付服务提供商、银行业协会、银行监察监督机构以及各省市的国家银行分支机构加强措施,防范和打击支付活动中的风险和欺诈行为。这项指令是在近期一系列个人和企业支付账户资金丢失的报道之后发布的。
具体而言,对于支付服务提供商(银行),运营商需要审查并重新评估所有开立和使用支付账户(包括传统和电子方式)的流程、程序、记录和合同。如发现问题,银行需及时上报,以便协调处理。
对于信用卡支付和在线支付活动,银行需要部署系统安全措施,例如从时间、地理位置、交易频率、支付限额、虚假认证次数或其他异常迹象等方面检测、监控和预防欺诈和可疑交易。银行还需要解决方案,以便及早发现在线欺诈网站,并向客户发出警告。此外,运营商还指示不要在业务流程和程序上偷工减料。
“发生风险和欺诈行为时,必须向国家银行报告,并与客户、执法机构和相关单位协调,迅速、准确、依法处理,并及时告知客户。必须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和客户的权利。”行长文件指出。
![]() |
在出现一系列账户资金丢失的报告后,国家银行要求银行审查开设和使用支付账户的流程。 |
对于银行监察局和各省市国家银行分支机构,行长还要求将支付活动中的信息技术检查纳入定期检查和审查计划。
银监会要定期会同支付部门、信息技术部门掌握支付欺诈行为信息,及时督促支付服务提供者提高警惕,密切配合执法部门防范和打击支付活动、卡支付、电子支付等领域的犯罪活动。
该指令是在最近一系列有关个人和企业支付账户资金丢失的报道之后发布的。8月中旬,越南外贸银行(Vietcombank)的一位客户报告称,他的银行账户一夜之间损失了5亿越南盾,却没有进行任何转账或取款操作。尽管这位客户声称银行的流程存在缺陷,但银行表示,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该客户访问了越南外贸银行网站的虚假链接。目前,调查机构正在处理此案。
同样,最近,胡志明市一位女董事也报告其VPBank账户损失了260亿越南盾。据这位女客户称,她的会计师伪造文件,用她的签名开设了一个银行账户,而不是她本人——公司董事(即公司法定负责人)的签名。之后,数百亿越南盾的支票被提取,银行根据规定提供了完整有效的文件,但这位企业主仍然声称自己对此毫不知情。这起事件暴露了各方证词的矛盾之处,目前案件已移交调查机构处理。
据VNE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