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如何预防牲畜常见疾病
(Baonghean.vn)- 雨季期间,牲畜容易受到食物短缺和疾病的严重影响。因此,畜牧养殖户需要了解如何预防雨季常见的牲畜疾病,以避免经济损失。
1.腹胀
患有该疾病的受试者:水牛、母牛、山羊、绵羊
发病时间:该病全年均可发生,但雨季(农历三月至四月和七月至八月)最为常见。该病通常发病急,进展迅速;若不及时妥善治疗,牲畜很快就会死亡。
原因
食物原因:草、幼树茎叶含水量多,受雨水侵蚀的食物、腐败变质的食物、过酸不能发酵的食物、发霉的食物、含有黏液而产生气泡的食物;牲畜吃了过多易发酵产气的淀粉类食物(木薯、玉米粉等)。
气温骤变,导致肠胃失调,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天气炎热,突然下雨,长时间寒冷)
每逢雨季,牲畜都会因食物短缺和疾病而受到严重影响。 |
疾病症状
起初,牛食欲不振,不吃食,不反刍,站立时腿向前伸直,口吐白沫,不停地打哈欠和打嗝。
接下来的症状是腹部紧张、左侧腹部肿胀,轻敲时声音清晰。由于肺部受压、鼻孔张开,牛呼吸困难。
上述症状在数小时内相继出现且进展迅速,若不及时处理,动物可能窒息死亡。
如何预防疾病
雨季必须注意避免饲料中含有水分。雨中收获的饲料必须干燥后才能喂给牲畜。如果饲料太嫩,必须添加干稻草或干草,以降低饲料中的水分含量。
不要喂食过多精制食物、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或含有黏液等容易发酵产生气体的食物。
下雨时不要放牧牲畜。
2.腹泻综合征
原因:
该病常发生在雨季,造成牧场、草地、谷仓等受到污染,为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病原体繁殖创造条件,粘附在食物上,通过水源进入人体,引发疾病。
由于牲畜吃了不干净、变质的食物、含蛋白质过多的食物、食物的突然变化等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引起腹泻。
该疾病可发生在所有年龄段的牛只中,但由于对病原体的敏感性和环境温度的突然变化,6 个月以下的幼牛更常见。
疾病症状
牛吃食减少或停食,不咀嚼,饮水量大,则出现腹泻,初期粪便为灰绿色、灰黄色液体,有腥臭味,病牛很快脱水,皮肤起皱。
如果疾病是由寄生虫破坏肠壁引起的,导致出血和继发感染,动物会排出混有血液和粘液的粘液。
如何预防疾病
定期用消毒剂对谷仓进行消毒。
定期使用 Vimectin 和 VimeFasci 或 Hanmectin 消灭肠道寄生虫,每年两次,间隔 6 个月。
将食物洗净、晾干后再喂给牲畜,并逐渐让它们习惯新的食物。
盖住谷仓,以防寒冷、风和雨。
3.巴氏杆菌病
原因
该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传染源是病畜向健康动物传播食物、饮用水或排泄物。
天气突变时,牲畜的消化道或呼吸道中也可能出现细菌,从而引发败血症。体弱的牲畜抵抗力下降,为败血症细菌的滋生和致病创造了条件。
这种疾病全年在所有地区都会零星发生,但由于细菌通过水传播并粘附在食物上,雨季最为普遍。
疾病症状
该病在牛中通常是急性的,潜伏期只有1-3天,动物有以下症状:
不咀嚼、乏力,突然高热40—42℃;眼、鼻持续流泪;眼、口腔、鼻黏膜、皮下组织有暗红色血肿;呈暗灰色。
一些患有肠道疾病的动物会出现严重腹泻、血便和肠细胞脱落的症状。
如果病情恶性或过于急性,体温会突然升至420C,病人会变得具有攻击性、疯狂,用头撞击笼壁,并在24小时内迅速死亡。
未死亡的牛会患上慢性肠炎,有时会腹泻,有时会便秘,还会患上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炎。几周内,牛可能会康复,但通常会很消瘦。
如何预防疾病
每年需每6个月及雨季前接种败血症疫苗,疫苗种类可选甲醛明矾苗、乳化苗、减毒苗等。
雨季来临前要为牲畜准备好足够的饲料,照顾好牲畜,确保抵抗疾病。
定期用消毒剂对谷仓进行消毒。 |
4.猪瘟
这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危险性传染病,传播迅速、范围广泛,以败血症和出血症为特征。该病可发生于所有年龄段的猪,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疾病症状
潜伏期为2-3天,疾病通常以2种形式出现。
急性型:猪只精神萎靡,懒于采食,常寻阴暗处卧卧。感染2-3天后,常出现高烧,持续4-5天左右。病猪常呼吸急促,在皮肤较薄的部位(如鼻口部、耳尖、腿部、肋骨周围等),出现分散的红斑,继而发展成大片出血性斑块。之后,这些红斑变为紫色,皮肤剥落……
猪只粪便不稳定,初期出现便秘,当体温迅速降至正常以下时,会出现稀便;急性发作时,猪只往往很快失去体力,并在3-6天后死亡。
猪瘟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该病全年均可发生,但在雨季更为常见。健康的猪如果食用了含有病毒的猪只,且未接种疫苗,也会患上该病。
如何预防疾病
猪瘟以免疫预防为主。母猪在配种前接种;仔猪在产后20天、断奶前、出售前接种。
猪只应每6个月接种一次疫苗。当发现猪只疑似感染猪瘟时,应及时报告当地兽医,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猪瘟是由病毒引起的,预防方法是接种疫苗。母猪在配种前接种疫苗,仔猪在产后20天、断奶和出售前接种疫苗。 |
5.猪巴氏杆菌病
原因
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疾病,其特征是败血症、出血和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肺炎)。这种疾病对于高密度猪场来说非常危险。
猪在正常情况下很少受到疾病的侵袭,但当其抵抗力下降时,就会产生病原体,引发疾病。
疾病症状
潜伏期为1至5天,猪常出现高烧、呼吸困难、呼吸急促、流鼻涕等症状,耳、鼻、腹部及皮肤薄处出现红紫色斑点。有时猪会走动,大声叫喊并颤抖,口吐白沫,腿部抽搐。发病初期,猪常出现便秘,继而腹泻。若不及时治疗,猪会在12至36小时后迅速死亡。
猪败血症常偶尔发生,但有时病情发展迅速,造成流行。
该病常发生于雨季初和雨季末,好发于3—4月龄及断奶后的猪。
如何预防疾病
使用巴氏杆菌病疫苗预防疾病,母猪在配种前接种,仔猪在40-45日龄时接种。
疫苗注射后8-14天开始起效,防病效果可持续4-5个月,因此应每4-5个月定期接种一次。
除接种疫苗外,还要注意兽医卫生条件(保持猪舍干燥,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好好照顾猪只,提高其抗病能力。
只有及早发现并治疗病猪才有效。目前兽医学中使用的大多数抗生素对病原体都有很强的疗效。
玉英
(合成的)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