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海宝
山峦的回响。怀念会波,就如同怀念从7号国道出发的漫长路途,沿着险峻荒凉的小路前行,穿过一片片田野,趟过一条条溪流。怀念会波,就如同怀念那陡峭的山坡,山坡上遍布尖锐的猫耳石,仿佛随时准备撕裂不熟悉山路的人的双脚。然而,蒙族妇女们仍然背着沉重的柴火,快速地爬上山坡。山坡后面是启山县南坎乡最大的村庄。会波有173户人家,约1000人。全村都是蒙族人,包括以下几个部族:老族、胡族、李族、嘉族、古族……
![]() |
山之回响 |
那是2004年,我们记者有机会去了会波。我们一大早就沿着国道出发,傍晚时分到达村子。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大森林里野性的阳光洒落在每一个山谷上,水汽氤氲。那天我们的导游是南干二中会计基恩。基恩出生于1978年,中学会计专业毕业后,他去了奇山,决心在这片偏远的边境地区坚守下去。在会波,他娶了学校的一位老师,两人一起从事教育事业。我们刚到村子,就听到某户人家的扩音器里传来清脆的蒙族歌谣。虽然听不懂,但我们依然能感受到那欢快的康乐旋律,仿佛其中蕴含着蒙族少男少女的舞步,潺潺的溪水声,蒙族人踏上巍峨山峰的骄傲……村长刘赛和在山坡上迎接我们,拍着镜头说:“电视台第一次进村,大家盼望已久!”村里的老人和孩子纷纷涌出来,看着记者,对那些杂乱的物品感到好奇。
我们又得翻过一个陡坡才能到达南坎二中。学校坐落在村子中央一座大山的山顶上。因此,会波村仿佛被一分为二,而这所学校正是连接两岸的“迷人”纽带。山脚下,一些女教师和村里的妇女们正忙着用小桶水往塑料罐里倒水,以备日常生活之需。老谢胡说,这里的水比黄金还珍贵。全村只有几条地下溪流,每天最多只能倒几百升水。如果想洗澡,就得翻越几座山,那里驻扎着边防站的巡逻队。因此,这里老师们的生活非常艰难。每天早晨,他们常常吟诵两句胡伯伯的诗:“如果你用它泡茶,就不要洗脸。如果你用它洗脸,就不要用它泡茶”,来为缺水的他们打气。
![]() |
进入市场 |
南坎二中成立于2002年,旨在为会波村学龄儿童普及小学和中学教育。建校第一年,县教育局更换了三次校长,但学校仍不稳定,一方面是因为这里的条件太差,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入学动员工作做得不好。2003年,来自南丹的阮文科老师调任校长,并引进了许多经验丰富、年轻有为的教师。通过要求村里的老人和村长提高每个人的意识,再加上教职员工不怕困难的精神,挨家挨户动员孩子们入学,学校最初只有一个班,后来逐渐增加到2个、3个……个班。目前,南坎二中拥有350名学生,其中250名是小学生。 31名干部和教师中有一半是从低地来的志愿者,他们来到这里与会波村共事。教师的形象在这个边境村庄里变得美好而亲切。我们待在那里的几个晚上,对会波村来说都是不眠之夜,全村都热闹非凡地庆祝教师节。村民们放下田间劳作,用歌声、舞蹈表达对教师的感激之情,并把从高山上摘来的黄瓜和从菜园里摘来的结实的甘蔗送给老师们……
回想起会波村,我有时会打电话给阮春科先生。他用同样沙哑沉闷的声音告诉我:“记者们为什么好多年没回会波村了?现在到了这里,不用再爬山了。沿着边境带公路坐摩的,到山顶停一下,再走30分钟就能到村里。” 我还记得村长古赛索(现任村支书)那坚定的握手:“会波村希望接待一位县领导来访。这里最重要的官员是县祖国阵线主席,一位记者。” 我突然想到,现在路开通了,很多领导都可以去……
平明(省警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