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村、红义静、红城

July 10, 2009 17:09

长期以来,“红色村庄”、“红色义静”,尤其是“荣市——红色城市”这些词句,在集会演讲、书名和歌名中被频繁使用。偶尔,在荣市电视台,我们还会听到播音员说:荣市——英雄的红色城市……


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都对那些地名中带“红”字的由来很感兴趣,我就想问问。


“红色”一词诞生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例如“红场”、“红军”、“赤卫队”……在越南,“红色”一词出现在1930年至1931年义静苏维埃运动中,例如“红色农民协会”、“红色赤卫队”(农村)、“红色工会”、“红色社团”、“红色救济”(城市)。革命的敌人被称为“红色浪潮”。法属印度支那总督府政治部主任马克斯蒂写道:“红色浪潮是由1930年至1931年在越南中部一些地区进行的共产主义宣传引起的……”(《义静史》第一卷,义静出版社,1984年)。


随着运动的蓬勃发展,在义静农村的许多村庄和公社中诞生了由工人、农民、士兵和贫苦人民组成的新政权,称为苏维埃政府(引自1930年9月21日《球业报》,根据上述《义静史》一书)。


1930年11月5日,领导人阮爱国在致国际农民大会的信中谈到乂静苏维埃运动时肯定道:“目前,一些红色村庄已经建立了农民苏维埃。其中一个地方就是安勇上村(即今荣市雄勇坊)。”因此,现在所说的雄勇红色村庄,是1930年至1931年乂静苏维埃运动时期安勇上红色村庄的延续。


当斗争达到顶峰时,义安和河静两省共有33个县、111个州和1234个乡奋起反抗封建帝国主义;革命的红色浪潮席卷了整个义静故土。阮爱国在1931年2月19日呈交给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题为《红色义静》的报告中评价道:“在法国侵略时期以及1905年至1925年的民族革命运动中,义静是举世闻名的。在当前的斗争中,义静工农依然保持着革命传统,义静当之无愧地被称为红色的义静!”

所以,“红色义静”一词是领导人阮爱国用来称呼义静苏维埃运动(1930-1931年)的。至于“荣市——红色城市”的说法,该市的史书只记载:“荣市——滨水地区有红色农民协会、红色学生协会、红色救济协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和妇女解放协会,这些组织也具有红色性质,所以后来荣市也被称为红色城市”(《荣市史》卷一,1998年)。因此,“荣市——红色城市”的称号是后来才有的(即1930-1931年之后),但究竟是谁称呼它?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具体是什么时候?《荣市史》对此只字未提。


据义安省一些革命老兵、文物保护工作者和博物馆工作人员解释,“荣市-红色城市”的出现并不像“红色村庄”或“红色义静”那样具备所有条件。但在义静苏维埃运动时期(1930-1931年),荣市-滨水区是一个工人和贫民运动蓬勃发展的城市地区。“基亚·滨水站在最前线”,当时的革命宣传歌曲的歌词就是这么说的。

另一方面,荣市边水县的安勇上村当时被称为“红村”,至今仍被称为红村——雄勇村,隶属于荣市。雄勇村的荣誉也是荣市的荣誉。因此,后来就有了这样的传说:每当开展生产斗争运动,就冠以“红村”和“红城”的称号,以此鼓舞和号召人民……


研究一些关于“红色村庄”、“义河-静都”、“荣市-红色城市”等词语的文献资料可能并不完整,但我愿意大胆地把它们介绍给读者,希望大家,特别是历代省市领导能够发现、调整和补充它们,让今天的年轻人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祖国!


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