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莲花村母亲
正月二月中旬,春雨飘摇,我们来到了胡志明主席母亲黄氏嫔夫人的陵墓。陵墓位于南江乡南丹县大顺化山脉的同镇山上,海拔超过100米。这里是一片广阔的校园,从大门、楼梯到陵墓的屋顶,一应俱全,目前正进入收尾阶段,预计将于胡伯伯诞辰121周年之际竣工。
黄氏嫔夫人于1868年出生于南丹县金莲乡黄柱村,1901年在顺化首府去世,年仅33岁。最初,她的遗体被安葬在五平山脉的巴塘山,俯瞰着诗意盎然的香江。1922年,她的长女阮氏清女士将母亲的遗体带回,安葬在森村的花园里。
1942年,阮生谦先生经过一番挑选,选定同镇山为她重新安葬之地,该地一直保留至今。1984年,为了表达对这位孕育和养育胡志明主席的人的深切感激,旧义静省党委和人民、第四军区武装部队代表全国人民和官兵,为她修建了一座宽敞美丽的陵墓。
![]() |
黄氏嫔夫人陵墓的大门正在修复中。 |
2010年7月,作为金莲遗址保护修复工程的一部分,黄氏宮夫人陵墓再次得到修复。
从同镇山脚下,沿着269级方石台阶、依山势蜿蜒的栏杆、点缀着花架作为休息场所的小路,我们到达了黄氏峯夫人的陵园。
这里,约40名工人正忙碌地拼装着从全国各地运来的石板。陵墓正上方,一座由混凝土柱、两道山墙组成的屋顶,屋顶上铺着造型独特的鱼尾瓦,瓦片的形状分别象征着织机、梭子和横跨的丝绶带。
墓前半圆形的平台上,矗立着一块巨大的黑色石碑,上面刻着黄氏嫔夫人的生平事迹和功绩。左右两侧是蜿蜒的石道,由层层叠叠的石阶构成,蜿蜒穿梭于松林之中,宛如织布机上垂下的两条粉色丝绸。
站在陵墓前的祭祀场上,从南丹、兴原、清章、德寿到香山,一大片空间仿佛被拉进了我们的视野,这里有许多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与民族的传统历史、与乂安的土地和人民息息相关。
乂安省文化体育旅游厅副厅长、黄氏峯夫人陵修复工程管理委员会主任阮王禄带领我们参观陵墓时表示,关于黄氏峯夫人陵修复工程,目前已收到7个方案,其中河内建设大学咨询公司提出的2个设计方案被选中,并通过大众媒体向全国人民征求意见。
同时,还搭建了设计模拟模型,广泛征集全省民众意见,并组织省领导班子进行全民公投,邀请省委离退休老同志发表意见。经过一段时间的意见征集和设计方案遴选,2010年7月21日,项目正式开工。
![]() |
|
墓葬保留原状,由厚6至9厘米的整块花岗岩和大理石构成,外部雕刻着风格独特的花卉图案。所有石板拼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别具风格的莲花造型。仪式准备区被扩展成弧形,与地形融为一体,视野开阔。
墓地周围区域被扩大,为墓地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墓地设有屋顶,营造出庄严而温馨的氛围,为人们在风雨中举行仪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仪式场地周围设有栏杆并种植花卉,确保草木繁茂、花草树木四季常青。
这座海拔超过100米的石卷,耗费了超过4000吨的材料,包括石头、水泥、沙子、水,甚至石板,重达14.7吨的石卷,需要依靠人力和架设在松林和陡峭山坡之间的绞盘系统才能运输。建筑材料来自许多不同的地方,例如从印度进口的金沙石、从安沛运来的用于制作石卷的白色石材、清化的蓝黑色石材以及来自归合矿的白色石材,这些石材的重量相当可观。
但截至目前,施工单位已完成80%的工程量。施工工作由河内市第一建筑股份公司负责,目前已完成90%的工程量。预计3月30日前,现场将移交给石材覆层单位开工施工。
凭借这种“滚动式”施工计划,加上庞大的劳动力队伍(最忙的时候多达60名工人,平时大约40名工人),施工单位力争按时完成群落工程,包括正门、侧门、河氏希夫人(胡伯伯祖母)墓、黄氏嫔夫人墓,以及上下道路系统和周围景观,以满足远近众多人士参拜和瞻仰陵墓的需要。
阮王禄先生还告诉我们:“这是一项关乎精神层面的陵墓修复工程,因此必须认真对待每一步,一丝不苟,力求在各阶层人民中达成高度共识。这是一项国家级工程,体现了对郎先母——越南之母的崇敬,因此必须绝对保证质量,不能争分夺秒,也不能草率行事。”
虽然位于坡度较大的山坡上,但施工仍然严格遵循已批准的设计,只有少数情况需要根据景观进行施工调整,以免破坏原有的景观空间。
更不用说,施工区域经常遭受自然灾害、雨水、风暴等影响,尤其是2010年8月底的3号风暴和2010年10月中旬的历史性洪水,给材料收集和施工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修复胡伯伯母亲墓,表达了对生下胡伯伯的越南母亲的敬意。该墓建成后,将与金莲遗址、梅黑帝陵以及南丹的历史遗迹相连,形成一个集旅游、文化、传统教育、历史等为一体的综合体。
南江省(运营中心所在地)也制定了游客服务计划,夏季,游客的出发路线为:南江——黄氏宮——森村——黄筹——钟山遗迹地——潘佩珠和罗山富子遗迹地——荣市。冬季,游客的出发路线为:南江——黄筹——森村——钟山——黄氏宮……
当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