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分:普马特国家公园的动物救援职业
(Baonghean)-普马特国家公园的动物救助中心就像一座“医院”,负责救治和照顾受伤的动物,研究它们的生态特性,并将它们放归自然环境。这份工作同样充满艰辛。
我们抵达普马国家公园动物救助中心时正值炎炎夏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蜂拥而至,纷纷前来参观。他们大多要求进入救助中心,亲眼目睹动物们接受的照料和治疗。救助中心官员阮达河先生说:“中心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场所,也是人们观察各种动物独特活动的地方。在这里,每位游客都对自然产生了热爱,也萌生了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意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夏天,来自昆强县各地的学生有时会被家长带到这里来参观动物。看到‘医生’们悉心照料和治疗动物,孩子们也深受感动,为这些动物感到惋惜,希望它们早日康复,最终被放归森林。”
Tran Xuan Cuong 先生和他刚刚收到的熊。
第一位热衷于动物救助的人是普玛国家公园副主任陈春强先生。自公园成立之初,强先生和他的同事们就救助了众多动物。强先生回忆道:“每年,全省的护林员和森林保护站都会发现野生动物走私案件,并将它们带到中心进行护理和治疗,然后再放归森林。仅在2006-2008年,中心就救助了数百只石龟、黄额箱龟、100多只猴子、40只火豹、30只熊和许多珍稀鸟类……大多数动物都是因诱捕、狩猎而受伤,精疲力竭后,被带到中心,分类放入铁笼中放生治疗。”
还记得2005年我参观中心的时候,来自河内的陈德灵先生已经在这里工作了10年,现在调到农业大学工作。当时,中心转来了两只新月熊和一只马来熊,体重只有2公斤左右,陈强先生和陈德灵先生要代替“熊妈妈”像照顾新生儿一样照顾它们。陈德灵先生说:“天冷的时候,我们得让熊们睡在一起,给它们盖上毯子保暖,半夜的时候,我们还要把牛奶冲泡到奶管里喂给熊们喝。熊们饿了,我们每天要定时喂奶7次。每天,它们就像家里养的狗一样跟着我们,断奶期过后,我们还要训练它们每天吃粥。”在我们陪伴下睡了大约三年后,我们把熊关进了铁笼,因为那时熊已经长大,爪子很长,晚上会发出咆哮声,看起来很吓人。等熊成年后,普马特国家公园计划将它们放归野外。然而,当它们被放归公园时,却发现这两只熊找不到食物生存,于是普马特国家公园不得不将它们重新圈养起来。
这只猴子正在该中心接受救助。
受伤的熊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后会被放归森林,它们会立即融入自然环境。从出生起就被饲养的熊习惯了圈养,如果被放归森林,它们会被饿死。目前,这两只熊中的一只已被转移到三岛国家公园,另一只则被圈养在科学研究中心。虽然由人类饲养,但这些野兽的野性依然存在,陌生人开玩笑说它们仍然会攻击人类。
中心官员阮达哈先生透露:“我们还要照顾许多其他非常复杂的动物,比如黄箱龟,它‘最爱’的食物就是蚯蚓。风雨无阻,我们每天都要去森林里挖蚯蚓来‘滋养’龟的健康,还要治疗它们的溃疡。对于猴子来说,照顾也很特别,我们必须了解它们,比如经常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红尾猴,它们睡在洞穴里,主要以嫩香蕉叶和果实为食,生活得安静祥和。因此,红尾猴被饲养在一个较为僻静、树木茂密的地区,中心的工作人员会确保它们能吃到自己喜欢的食物。”
阮达哈先生站在存放动物食品的冰箱旁。
普马特国家公园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尤其拥有许多被列入国内外红皮书的珍稀动物。然而,它名不副实。称其为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听起来“令人印象深刻”,但该“中心”只是一间两居室的小房子,仅能容纳一张桌椅和一张床,医疗设备必须搬到厨房。目前,该中心照顾着1只熊、4只豪猪、2只猴子、1只麝香猫、34只鹦鹉嘴龟、黄额龟……设备仅有1台冰箱、1台冷藏箱和一些医疗设备。由于设施仍然匮乏,照顾和治疗众多动物非常困难。整个中心只有2名工作人员,大多数狭小的铁笼都被风雨淋湿,医疗设备也缺乏X光机、超声波仪等设备,无法及时诊断和救助动物。众所周知,龟、蛇、豪猪等物种在得到妥善照料后,可以立即放归森林;而豹、熊、猴子等物种则需要半野生环境来适应其自然的狩猎反应。因此,圈养的熊和猴子一旦被放归森林,就不再具备觅食的能力。
众所周知,在照顾动物健康的同时,将它们放归森林的工作也非常艰辛。对于熊、豹等大型动物,在放归前必须注射麻醉剂,然后秘密运送到森林中。绝对不能让猎人发现它们,因为此时的熊和豹子被注射了麻醉剂,体力虚弱,还无法快速跑进森林逃脱。
傍晚时分,哈先生正忙着为他的“孩子们”准备晚餐。他说:“虽然辛苦了点,但能够拯救、照顾动物,并将它们放归到绿色森林,已经足够让救援人员感到欣慰了。我只是希望政府能够更加重视救援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建设一个半自然的动物繁育区,以便将野生动物放归自然环境。”
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