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 Cuong 靠养牛致富
(Baonghean)-利用林河冲积区的土地优势,近年来,义安省南丹县南强乡的育肥牛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迅速,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南强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黎忠生说:自上世纪80年代初起,南强人就懂得在牛饲料中添加干花生和盐来催肥牛,帮助牛消化,使牛快速增重。目前,全乡有1235户人家,其中只有几十户不养牛,共有2200头牛。起初,只有滩涂外的6个村具备放牧条件,随着市场需求增加,放牧活动迅速发展到11个村,每户饲养2-4头牛,每年出售3-4次;全乡每年放牧牛约9000头。为了给牲畜提供更多饲料,人们常常密播玉米,当玉米长势良好时,就逐渐修剪,一部分留作精饲料。事实上,养牛是给这里人们带来稳定收入的职业。
经过3个月的育肥,Nguyen Duc Thang 先生家(Nam Cuong 5 村)的牛售价为每头 2400 万越南盾。
南强5村的陈友德先生是一位资深的养牛人,他说:“我们从1995年开始养牛,一开始都是跟银行贷款养一头牛,现在家里的经济条件允许,可以同时养四头牛。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养牛,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出栏。母牛9个月左右才能产犊,产犊后还要6个月才能出栏。现在一头6个月以上的牛,价格大概在800-1000万越南盾/头(公母不一),除去饲料和饲养成本,收入并不高。在育肥期间,牛每个月增重20公斤左右,在有草的时候(7-9月),可以增重25-30公斤,2-3个月就能出栏,市场价格大约在1000-1500万越南盾/头。”像现在这样,每公斤母牛10万越南盾,扣除成本和人工,每头牛每月肯定能盈利100多万越南盾。尤其是同村的阮安全先生一家,8月中旬以2720万越南盾的价格卖掉了一头公牛,养了三个半月,阮安全先生就赚了1220万越南盾。
南强人找到了自己快速饲养、育肥奶牛的“秘诀”。当被问及如何在短短几个月内将一头“皮包骨头”的牛变成一头肥壮的牛时,南强乡干部阮德胜先生欣喜地说道:“起初,育肥效果不如现在,因为我们缺乏选牛、防病和选择饲喂方案的经验。后来,通过职业培训,我们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要有效育肥,首先要选择品种。生长最快的牛是杂交牛,无论它们多么“瘦”,如果体型优美(肩宽颈长,臀大背阔),它们很快就会变得膘肥体壮……千万不要碰那些“瘦弱”的牛(骨头窄),因为它们会像猎物一样“被吃光”。选择这样的牛是关键,但如果选择了“食量少”的牛,就不会成功,因为育肥行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在于选择。合适的牛。“肥牛”;如果你看上一头嘴巴大而宽的牛,就应该选择饲养……这种牛常见于山区,因为饲养量大,饲料匮乏,所以它们经常很瘦弱,最终被丢弃。当它们回到牛棚后,只需要催肥2周左右,就能看到明显的体重。同时,饲养前必须测量牛的体重,以便使用适量的抗寄生虫药物,并确定合适的饲料量……通常情况下,育肥牛以公牛为主,因为它们比母牛长膘更快。但近年来,公牛越来越少,所以很多家庭选择饲养母牛,甚至是生育能力下降的老牛。
瘦弱的母牛被南强(南丹)人买来养肥。
生活环境的突然变化会极大地影响奶牛的发育,因此养殖户必须做好周密的准备。第一周购买的奶牛必须单独饲养,并由兽医进行血液病疫苗接种、驱虫;口蹄疫疫苗接种以及补充营养,以便它们能够尽快恢复健康并接受育肥方案。养殖户会根据奶牛的具体情况,在饲料中添加精饲料。如果希望奶牛快速育肥并缩短育肥时间,建议每天饲喂4-5公斤精饲料,并添加青草、玉米、稻草等,每天定时饲喂4次……并且要勤于给奶牛洗澡(天气炎热时,可以洗两次)。
牛快速育肥的另一个条件是圈养,绝对不能让它们自由活动;牛棚必须经常保持清洁。育肥牛就像一台把食物变成肉的机器,如果定期给它们洗澡,它们很快就会饿,感觉舒服,越舒服,吃得越多。除了严格遵守兽医关于疫苗接种的规定外,在疫情季节,人们自觉不从外面调牛,甚至不去其他地方割草喂牛……凭借着严谨的防疫意识和上述育肥流程,公社许多家庭每年通过育肥牛获得超过1000万越南盾的收入,生活也因此越来越富裕。
为了了解这一职业的产出,我们来到了阮德山先生(Nguyen Duc Son,南强乡1村)的家。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一直从事“赶牛”的职业。据了解,他每月要赶10到12趟牛,每趟赶25到27头牛,主要运往河内、顺化、岘港,有时甚至运往邻国老挝……
据孙先生介绍,他所在公社的牛育肥业仍在发展,因为市场需求量很大。仅在岘港市,他每天的肉需求量就高达10吨,相当于约200头牛,更不用说其他省份的市场了。
可以说,养牛育肥非常适合家庭经济条件,事实上,多年来,这项职业已成为南强县人民致富的重要先锋。
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