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摆渡人”

November 18, 2011 16:54

他们——那些每天在讲台上勤奋耕耘,全心全意为学生传授知识,为他们播撒知识的种子,默默等待着结出甜美果实的那一天的人。他们是那些身处偏远地区,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扛知识上山”的老师;他们是那些在特殊教育环境中,为残疾孩子授课的老师;他们是那些完成了“渡”孩子过河使命,却依然默默开办公益课堂的老教师,他们为无数贫困学子圆梦贡献着力量……

(Baonghean.vn)他们——那些每天在讲台上勤奋耕耘,全心全意为学生传授知识,为他们播撒知识的种子,默默等待着结出甜美果实的那一天的人。他们是那些身处偏远地区,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扛知识上山”的老师;他们是那些在特殊教育环境中,为残疾孩子授课的老师;他们是那些完成了“渡”孩子过河使命,却依然默默开办公益课堂的老教师,他们为无数贫困学子圆梦贡献着力量……

山区教师的心……

2011-2012新学年开始之际,我有机会到奇山县工作。二号暴风雨来袭,洪水卷走了芒提普二小学(芒提普乡塔都村)的所有桌椅、书籍、教具和教师办公室。暴风雨过后,学校泥泞不堪,一片狼藉。看到老师们用脏兮兮的小手在泥泞中翻找残存的书籍和教具,我们心痛不已;看到老师们捡拾每一块碎砖、捡起每一片瓦片,为新学年重建教室,我们心痛不已……如果没有天灾人祸和暴风雨洪水,这些高原村落的“知识播种者”们也一定够辛苦的了。为了让孩子们上学,他们不得不挨家挨户地劝说、动员家长;孩子们缺少书籍、食物和衣服,尽管他们的收入不多,他们也愿意花自己的钱来帮助他们。

我至今仍记得景德镇(Keng Du,即奇山镇)一位幼儿园老师的故事。他每天黎明起床,翻越几座大山,去孩子们家叫醒他们,然后送他们去上课;下午再送他们回家。这就是景德中学的Cut Van Tien老师的故事。为了给三名学生提供学习条件,他在学校附近搭建了临时住所,负责照顾他们。Tien老师坦言:“学生们远离家乡学习,生活非常艰难。我也有困难,但我会尽力帮助他们。老师和学生之间,无论吃饱还是饿,都有彼此的需求。”



义富二小学(荣市)师生数学课

高地的学生大多贫困,缺衣少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老师们除了传授知识,还要为孩子们​​准备饭菜,缓解饥饿,为他们提供御寒衣物,鼓励他们上学、学习,摆脱贫困。我们由衷感谢周兴小学(归州)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每位老师每周从自己的工资中扣除两顿饭,为来自偏远乡村的学生做饭。正是因为老师们温暖的饭菜,学生们才更加勤快地去上学,也更加乖巧。周兴小学的鲁廷玉老师,回到家乡向邻居们要旧衣服送给贫困的学生,让他们不再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这份爱心是多么珍贵啊……

由此可见,高原教师并非只是四处“播撒知识”,他们的劳动、他们的默默付出,是多么珍贵,多么值得敬佩。

特聘教师

在省残疾人职业培训中心,老师们成了特殊学生的特殊教师。在这里,照顾“特殊学生”的重担,让这里的老师们变成了“父亲”和“母亲”。承担并弥补着生命中诸多创造缺陷,残疾人职业学校的老师们不再只是普通教师,而是以普通教师的身份来到课堂。

陈文茂先生在省残疾人职业培训中心工作期间,不知有多少次半夜正酣睡,突然听到电话铃声,他赶紧起床,电话那头却告诉他,他的学生走失了。他赶紧抓起衣服,坐上公交车,前往通知的地点接学生。他的学生都是残疾人,身心健康,中心又靠近1A国道,所以他们经常坐公交车迷路……

对于阮氏梅芳老师来说,第一天在中心任教的记忆是她人生中一段特别难忘的回忆。那天上课时,她正兴致勃勃地讲课,突然一把尺子飞到讲台上,“落”在她身上。她既痛苦又惊讶,泪流满面,而学生们则在她身旁平静地跳着笑着。她也不知道有多少次,当她看到学生爬上凤凰木,滑倒后依然笑个不停,或者看到小女孩咬着牙,直到整面墙都剥落下来的场景时,差点心脏病发作……

中心有两百多名学生,他们的情况各不相同,大多数都有听力、视力、言语障碍,有些则患有脑瘫、智力障碍。他们大多远离家乡,家庭经济困难。这里的老师们除了履行教师的职责外,还要对学生充满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弟弟妹妹一样,能够耐心而全心全意地牵着他们的手,画出字母的每一笔,教他们每一针一线,教他们每一件木雕工艺品。他们教了很多,用一颗师生之心教了很多,但当学生性子变了,老师们随时都变成了“保姆”……

老师们最开心的就是学生们的成长和成熟,他们唯一的愿望就是毕业后能有一份工作,应付生活,减轻家庭和社会的一些负担。

勤奋的退休教师

省退休教师协会副主席潘德艾表示:“目前,全省有退休教师近2.3万名,退休教师协会会员率达85%。退休教师们尽管年事已高,却依然积极参与地方群众性活动,特别是鼓励学习、提拔人才。许多多年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如今都回到家乡,开办爱心班,免费为贫困学生辅导功课……”

这就是三年来为当地贫困学生开办了数十个爱心课堂的何春青老师(雄田小学,雄原小学)。2008年,雄庆小学(雄原小学)的何春青老师正式退休。他不再站在讲台上,而是怀揣着关心村里和乡里孩子们教育的心愿,置办桌椅,打扫房间,每周六、日为当地学生免费上课。在他的帮助下,这片低洼乡村的贫困学生学业取得了显著进步,其中许多人成为了学校和县里的优秀学生。更重要的是,在他的辛勤付出下,乡里许多退休教师也纷纷效仿,为学生开办了免费课堂,例如:谭老师、诺老师、韩老师……

这就是孔强县周溪乡周山村的拉文本老师,他为教育事业奉献了40年,如今已年近八旬,却依然心系泰族和丹莱族子弟的教育事业。他每天依然勤勤恳恳地解答学生们的疑问,给他们讲胡伯伯的故事,丰富学生们在这个艰苦地区的知识。他积极参与村里、乡里的各项社会活动,尤其是助学工作。“我希望丹莱的孩子们热爱并懂得学习胡伯伯的教诲,不断进步,把知识变成粮食,帮助丹莱人民早日摆脱贫困,与京族和泰族人民一起进步……”,这位老教师倾诉道。

退休教师们在教育领域拥有多年的从业经验,他们虽然退休,却依然积极地为地方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开办慈善班,为地方制定教育发展规划提供咨询,组织建设标准化学校的研讨会……尤其是在县和乡,退休教师在地方教育推广运动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在琼闾县,42个乡中有38个乡的教育推广协会主席都是退休教师;在安山县,70%的教育推广官员都是退休教师;在演州县,87.5%的基层教育推广协会副主席都是退休教师……

教师——所有崇高职业中最崇高的职业,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格。因此,教师除了要对工作负责,更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充满爱心、充满奉献精神。在11月20日这个教师节,我们谨向默默无闻的摆渡人,献上一束鲜花,送上最美好的祝福。


清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