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长苏改良思想的当代价值

December 4, 2011 15:28

2011年11月22日,在雄中公社举行的纪念著名人物阮长苏逝世140周年大会上,多种观点认为:阮长苏国家革新思想的现实意义与我国当前的革新进程有很多相似之处……

(Baonghean)-2011年11月22日,在雄中公社举行的纪念著名人物阮长苏逝世140周年大会上,多种观点认为:阮长苏国家革新思想的现实意义与我国当前的革新进程有很多相似之处……

19世纪伟大改革家阮长思的思想体现在政治、经济-社会、外交、国防、教育等诸多领域。我们刚刚记录了官员和研究人员在“经济、教育和行政改革三大领域及时性”纪念仪式上讨论的一些要点,供读者参考。

在经济领域,阮长寿与当时相比,有许多新见解。在他的第五号遗嘱(富民强国计划)中,他肯定:“强国之道,在于多创造财富”。他分析说,我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创造这些财富。“第一是海之利,海之利莫大于鱼盐;第二是森林之利,森林之利莫大于木材;第三是土地之利;第四是矿产之利”。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他在1866年的第八号遗嘱中提出:“如果让外国人投资开发,不仅我国受益,而且人民也能有工作,能够学习和了解西方的科学技术……”。他向顺化朝廷建议扩大对外贸易和出口,建议:“允许国船运载我国产品销往其他国家,然后再将我国缺乏的必需品运回国内……”。不仅出口商品,他还提倡学习和运用先进国家的技术。在听取关于购买和建造摩托艇(第6号)以及培训摩托艇操作和维修人员(第7号)的建议时,阮长寿建议:“我们必须选拔人才,购买配套的更新设备。同时,派遣人员到其他国家学习制造机器设备,择优择劣”,并“派遣技术人才(从25岁以上挑选三四十人左右)学习代数、微积分以及重力、化学、光学等学科……”。这也是他的教育方针。

在教育方面,他也有与我们今天非常相似的观点。他分析说,过去那种死记硬背、引用章节的方式对现实生活帮助不大。因此,在关于实学的第18号草案中,阮长寿明确指出:“读书育才,是富强之大道”。在第27号草案《八项当务之急》中,他再次肯定:“治学,国之大本”。在实学方面,他建议学习以下学科:海利(水利)、山利(林业)、地利(土地开垦)、水利(水利,修筑堤坝以防洪)。在学术方面,他强调实学原则。他认为,如果没有明确的学术基础,风俗习惯就会逐渐腐化,人心也会变得越来越诡诈。

尤其对于当时的我国来说,它是一个农业国,所以他非常重视农业的作用。他写道:“农为根本,衣食住行,百业俱在。” 因此,在学术领域,需要设立农学院,并辅以天文、地理、工、法等学院的支持。在关于派遣留学生去新加坡学习语言的第45号草案中,他指出学习外语是不可避免的需要。他解释说,世界各国语言不同​​,但通过翻译,就能找到相互理解的途径。只有理解他们的语言,才能进行交流,学习和吸收他们的优秀内容。树立学习外语的榜样,必须从学生阶层和官员做起。为了鼓励学习,他建议按照官员外语水平进行排名:“懂意大利语和英语的排第二;懂汉语和高棉语的排第三;懂柬埔寨、老挝等我国西部边境邻国语言的排第四”……

在行政改革方面,阮长寿提出了非常好的主张。在《八章》第二条中,他“提请合并各省各县,以精简官吏和学徒”。他分析官员以廉洁为先,强烈谴责腐败和滥用职权。然而,他也理性而感性地分析了腐败的根源。一个绝妙的见解是,俸禄不足糊口也是小官贪污、懒惰的原因之一。他写道:“南国官员,除贪污过度者外,多有事成,事成后,受人恩惠,此亦无可责,安食安衣,方可论荣辱,人生万物,大体以糊口为本。”因此,他的政策是,官员必须全额俸禄,以帮助他们保持廉洁,到那时,谁不廉洁,谁就难辞其咎!

在落后的封建王朝条件下,傲慢的嗣德王阮长寿敢于说出如此大胆直白的话,与千百年来占据主导地位的正统儒家观点相悖。他是一位真正大胆而执着的改革家。今天,重读这些观点,并结合我们的实践,我们仍然能看出他是一位与时俱进的人。阮长寿的思想之所以如此具有现实意义,是因为他的思想超越了时代,他的心是真正爱国爱民的!


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