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首都陪孩子学习

August 31, 2012 10:13

这就是黎氏秋女士(《第四村》、《演胜》、《演州》)的小儿子考入河内药科大学时的决心。丈夫去世,她独自一人艰难地抚养两个孩子读书,儿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身体不好,于是她打算跟随儿子去首都读书。

(Baonghean.vn)-这就是黎氏秋女士(《第四村》、《演胜》、《演州》)的小儿子考入河内药科大学时的决心。丈夫去世,她独自一人艰难地抚养两个孩子读书,儿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身体不好,于是她打算跟随儿子去首都读书。

1989年结婚,一儿一女两个孩子陆续出生长大。幸福的笑容挂在勤劳的农村姑娘黎氏秋(1968年出生)的脸上。家里经济困难,2003年,丈夫决定远赴马来西亚打工。为了筹钱出国,他们不得不向亲戚、邻居借钱,甚至向银行贷款。然而,当时在马来西亚打工并不稳定,丈夫所在的公司收入不高,他们不得不攒下几百万寄回家,以便在妻子离开时帮她还债。妻子则留在家里辛勤地干农活,照顾家务,养育两个孩子。

灾难突如其来地降临,2007年,她得知丈夫在马来西亚突然去世的消息。她痛哭流涕,不得不四处筹钱将丈夫的遗体运回家乡安葬。痛苦难以承受,但她知道自己不能放弃。她有两个孩子,都到了上学的年龄,大的一个上高中,小的一个刚上三年级。

她想尽一切办法为孩子们赚钱。2008年,她的大女儿邓氏春考入位于荣市的胡志明市工业学院。一年后,她的二儿子邓廷丰完成了初中教育。Phong 学习成绩优异,九年级时一直是学校、区和省的优秀学生。Phong 的梦想是考入潘佩珠高中。但由于当时的家庭条件,她无力在城里抚养两个孩子,因此她建议儿子到离家近的高中就读。尽管 Phong 爱母亲,但她不想放弃梦想。Phong 悄悄地躲开母亲,来到荣市参加潘佩珠高中和荣大学高中的入学考试。结果,Phong 以相当高的分数通过了两所学校。


“收到孩子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的腿就软了。我怎么劝他都没用,他非要去荣市读书。我身体不好,田地又不好种,怎么在城里养两个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而且Phong一个人在荣市,我也不放心,因为他有心脏病,身体很差……”于是,Phong考上潘佩珠学校的那天,她也匆匆整理好房子、田地,收拾好行李,准备去荣市。



邓廷锋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母亲和三个孩子在阮仙塔街租了一间10平方米的房间。白天,她在一家酒店做清洁工,晚上则在一家餐馆洗碗。每月挣的200万卢比(约合人民币100万元)不得不攒下来,用来支付房租、伙食费和孩子们的学费。幸运的是,冯先生的学校免除了他的学费,老师们也为他免了补习班,朋友们还为他提供了书籍和学习资料。冯先生没有辜负母亲的付出和大家的帮助,他努力学习,成绩优异。在2012年全国优秀学生竞赛中,冯先生获得了化学三等奖。

冯小刚在全国优秀学生竞赛中荣获三等奖,直接被河内药学院录取。入学的日子越来越近,母亲百般担忧。首都物价昂贵,学费高昂,食宿费也高昂,冯小刚的身体不好,经常在下雨天晕倒……她该怎么办?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的思考,为了孩子的未来,母亲决定带着孩子去河内读书。

“到了那里,我还不知道该做什么。但我会设法赚钱供Phong上学,然后把钱寄给我的大女儿,让她在荣市完成大学学业。卖面包、捡破烂、在餐馆打工、打零工……只要能过上体面的生活,我都愿意做。”她坚定地说。

至于Phong,他也有自己的计划来支持母亲:“妈妈太辛苦了。因为我,她一路从乡下跑到荣市,现在又跟着我来到河内。她一刻也没有安宁过。我学的是药学,学费很高,河内什么都贵,妈妈必须独自承担一切,我太爱她了。等身体允许的时候,我会尽力去做家教,赚钱补贴家用……”



母亲的爱和牺牲将培育 Phong 的梦想。

狭小的出租屋里,除了堆积如山的书籍,再没有其他值钱的东西。发霉的墙上挂满了Phong和他妹妹的学业奖状。对于像Thu这样的母亲来说,她辛勤劳作、辛劳辛劳的成果,换来的却是孩子们日渐成熟的喜悦……


维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