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外发现的最小行星
2月20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的天文学家宣布,发现了迄今为止太阳系外最小的行星。
天文学家在观测恒星开普勒-37时发现了这颗新行星,开普勒-37因2009年安装用于观测银河系的开普勒望远镜而得名,因此将这颗新行星命名为开普勒-37b。
开普勒-37b行星。(来源:NASA)
这颗新行星比水星小,位于其恒星系统的最内层,旁边还有两颗稍大的“姊妹”行星——开普勒-37c和开普勒-37d。这三颗行星都围绕一颗与太阳相似的黄色恒星运行,该恒星距离地球210光年。
天文学家表示,由于开普勒-37b绕其“母”恒星运行的轨道比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近10倍,开普勒-37b的表面温度约为427摄氏度,该行星表面可能完全由岩石构成,没有空气和水,生命难以存在。
迄今为止,科学家已在太阳系外发现833颗已确认的行星,其中114颗是由开普勒望远镜团队发现的。此外,还有近3000颗其他行星正在分析确认中。
根据(TTXVN)-V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