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地带种植作物——摆脱贫困的出路
适当调整种植结构,使作物多样化以适应每个土地区域的条件,是为农民带来实际经济效益的途径之一。为了挖掘土地潜力,在缺水种植水稻的地区,农民已经改种其他作物,并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然而,要进一步发展这种模式,需要各级各部门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特别是要加强“四户一户”的衔接,使种植更加可持续……
(Baonghean)-适当调整种植结构,使作物多样化以适应每个土地区域的条件,是为农民带来实际经济效益的途径之一。为了挖掘土地潜力,在缺水种植水稻的地区,农民已经改种其他作物,并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然而,要进一步发展这种模式,需要各级各部门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特别是要加强“四户一户”的衔接,使种植更加可持续……
谈到在丘陵地带种植西瓜、南瓜等作物替代水稻的效益,英山县锦山乡海林村和哈杜村的农民表示,种植蔬菜比种植水稻收入更稳定。事实上,近年来,丘陵地带许多水稻种植区遭受旱灾,导致稻米全部减产。近年来,由于收成好、价格好,人们热衷于种植西瓜、黄瓜、南瓜等作物。
甘山公社党委书记陈国俊透露:“近年来,公社推行坡地改种农作物,以西瓜为主,取代水稻。从播种到收获只需50-55天,每公顷产值可达5000万至6000万越南盾,是水稻的5-7倍。多年来,公社群众通过坡地改种农作物,每年收入达数十亿越南盾。”
丁山公社(Anh Son)第 2 村的人们将南瓜苗移植到山坡的田地里。
每公顷每季作物收入为 5000-6000 万越南盾。
海林村村民说:从1月份开始,大家就把地翻耕成畦,种南瓜、黄瓜、南瓜……经过近3个月的收割。以现在南瓜的价格,每公斤8500到10000越南盾计算,扣除成本,他们还能赚4500万越南盾左右。南瓜收完后,他们继续种西瓜。西瓜收完后,他们又换种茄子、芥菜。就这样,如果天气好,一年肯定能种4茬。现在每公顷山坡地就能赚1.5亿到2亿越南盾。
在艰苦地区,将作物运到田间被认为是农民的好方法。为了帮助农民顺利生产,农业推广人员必须定期开设有关护理方法、科技应用和病害防治的培训课程。重要的是要改变旧的生产方式,因为种植作物比种植水稻需要更多对田地和作物的坚持。
锦山乡的山地花卉种植模式,已得到邻近乡镇(如亭山乡、祥山乡、奉溪乡、池溪乡(昆强乡))农民的有效推广。仅锦山乡的花卉种植面积就已达数百公顷。
由此可见,近年来,在中部山区许多地方实施的困难地区丘陵地带彩色种植模式已取得切实成效。轮作模式平均每茬每公顷收入达5000万越南盾,丘陵地带利用价值已达到每年每公顷2亿越南盾的超额收益水平。
重要的是,将作物移栽到山地不仅能改变习惯,让人们更加勤劳,减少闲置时间,还能带来高收入。这既是改变种植结构的途径,也是农民可持续脱贫致富的途径,也是在旱地上致富的途径。近期,有必要组织人员培训。尚未开展培训的地方应该组织农民参观学习,逐步复制高效的模式,让人们亲眼看到、亲手实践、学以致用。
此外,在丘陵地带种植作物也有助于改良土壤,保持土壤疏松肥沃,并减少因干旱缺水而导致的休耕地撂荒。各级各部门都需要为农民提供产量建议,以实现可持续生产。
冯文梅(Con Cu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