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城:农村劳动力开发利用取得两大突破
(Baonghean)-安城县约15万劳动力中,约有2万至2.5万名富余劳动力。如果没有工作或工作不足,不仅是人力资源的浪费,还可能引发复杂的社会问题。劳务输出是一个带来了一定变化的方向,但每年只能解决约1000人,而且不稳定因素和风险越来越大,因此不能将其视为一个长期发展方向,也不能大规模利用。现在农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农村劳动力的剩余时间非常充裕。
县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越雄表示,安城县要成功开发现有农村劳动力,必须重点实现两个突破:一是现场劳动力培训,二是现场就业安置。政府必须介入,在工人与手工艺村和手工艺企业之间搭建桥梁。其次,必须在手工艺村和手工艺企业与企业之间搭建桥梁,以消费产品并解决产出问题。秉持这一理念,自2011年以来,安城县在科技的支持下,成功探索了草菇生产、藤竹编织、工业缝纫、农业和畜牧业等模式。
据安城县劳动荣军与社会部部长范春雪先生介绍,安城县目前正在努力实现每个村、集体和农场至少配备一名兽医的目标(到2015年,全县每491个集体和村庄要配备491名兽医;目前,39个乡镇约有200名兽医)。和城乡同翔村的段文门先生表示,自从该村配备了兽医后,家禽和牲畜的饲养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人们开始大量参与畜牧业生产,许多家庭也有足够的信心借款扩大农场规模。
关于草菇种植业,县人民委员会已投资在6个乡镇建设设施作为试点,同时组织培训了6个菇类种植班,共有150名学生参加。安城菇类育种站站长吴志维工程师带领我们参观了该区各种草菇的生产设施,如平菇、白蘑菇、灵芝等。他说:“鉴于这6个示范点显示出良好的经济效益,该区已将草菇种植范围扩大到16个乡镇,开设了10个菇类培训班,使受训菇农总数达到750人,从而吸引了大量本地人才。”
其次是工业缝纫行业。目前,安城已培训了600多名工业缝纫工人,服务于位于安城镇的一家日资独资合资缝纫厂(该厂将于2013年第二季度全面投入运营)。该工厂正式投产后,将需要雇佣3000名工业缝纫工人。此外,安城还为39个乡镇的农村劳动者提供焊接、电工、藤编、粉丝、香炉等其他职业的培训项目。
日本专家武藤昌弘先生考察
MLB TENERGY LLC(安城镇)。
照片:PB
下一个突破口是安排稳定使用当地劳动力,这对于安城县劳动力培训的成功至关重要。安城县蘑菇种子站站长吴智维先生表示,由于水稻种植产生的大量秸秆,安城县农村劳动力非常热衷于种植蘑菇。安城县蘑菇种子站培育出了各种蘑菇品种,特别是生产的成品蘑菇全部由县政府收购。目前,全县每月平均生产20吨商品蘑菇。
此外,工业缝纫职业对年轻劳动者,特别是女性劳动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安城农业技术学院短期缝纫班讲师陈氏春女士表示,学生们对学习该职业非常有信心,因为目前安城对工业缝纫劳动力的需求很大,学生们可以直接到MLB TENERGY有限公司工作。MLB TENERGY有限公司就在安城农业技术学院借用了一家工厂,招聘300名工业缝纫工人,作为生产第一批产品的场所。
由此可见,安城县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已找到解决方案:即就地培训、就地使用,事实上,这一方案已部分实现。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安城县是纯农业县,家庭经济模式仍具有诸多优势,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资金、科技、设施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机制仍然有限。
对于蘑菇种植、畜牧养殖、种植业等与家庭经济相关的行业和职业的劳动力培训,培训课程不应集中进行,不应只在县农业技术学院集中进行,而应直接在公社、村落社区学习中心等地开展,以吸引大量劳动力参加,特别是中年劳动力和知识吸收能力较弱的劳动力。政治系统和政府机构各部门、各级部门应加强协调配合,积极参与,为农村地区、用工单位、手工艺村等地的劳动力解决困难和障碍。
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