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高脚屋、织锦和水车

March 29, 2013 18:38

归州县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魏文进先生说,在这个山区,只有周仙乡的和仙村是旅游业比较发达的。我从媒体上了解到,这个村子里有一个远近闻名的织锦村。织锦产品销往南北各地,甚至远销欧美……

(Baonghean)-归州县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魏文进先生说,在这个山区,只有周仙乡的和仙村是旅游业比较发达的。我从媒体上了解到,这个村子里有一个远近闻名的织锦村。织锦产品销往南北各地,甚至远销欧美……

十多年来,和仙村人已经习惯了来自日本、泰国、法国等地的旅游团。每年,都会有五七个外国游客来到村里。国内游客来得更多,平均一个月几次。

此前,我曾在首都偶然遇见过花仙村的妇女,她们的藤椅、织锦和香火。当时,越南合作社联盟在河内民族学博物馆举办了一场传统手工艺村博览会。她们天生淳朴,即使是最挑剔的西方客人,也乐于掏腰包购买织锦制品。那时,我总觉得,除了她们的创造力之外,她们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她们在营销产品时所展现出的纯真和诚实。



织布——这里女性的副业。摄影:Tran Ngoc Lan

在我去往花仙村之前,关于她们的“资料”只有这么多。那是农历二月的一天。三氏碧(Sam Thi Bich)女士的家就在村口,那里有一个织锦摊位,上面挂着越文和英文的招牌。屋里,织锦工匠们仍在辛勤工作,只有主人会倒水招待客人。碧女士说,她们的织锦小组正在加紧准备织品,准备参加明年四月在胡志明市举行的集市。在这里织锦的妇女们对媒体和电视非常熟悉,正是这些人为手工艺村的声誉做出了巨大贡献。

碧女士说,从1996年左右至今,每年年初,村里都会迎来一队法国游客。他们来村里参观灌溉农田的水源。他们最常进行的活动是登山和探索自然。几乎每次来访,他们都会前往河流或溪流的源头,然后乘木筏返回村庄。和仙村村民称外国游客为“运动达人”,他们也是这里妇女织锦制品的重要消费来源。多亏了他们,和仙村的织锦制品才有机会出口。碧女士说,最开心的就是有泰国游客来访。他们与越南的泰国人或多或少在文化上有着相似之处,尤其是在语言方面。因此,每当泰国客人来到村里,村里都会举办葡萄酒节来欢迎他们。

法国旅游团来村子参观时,经常会选择村长Sam Van Duan的房子作为住宿。这栋房子建于1996年,沿袭了泰式吊脚楼的古老建筑风格。Sam Van Duan先生说,来这里的游客通常对住宿条件并不挑剔。他们愿意睡在当地人至今仍保留着重要客人招待习惯的房间里。西方游客也喜欢吃泰式菜肴,比如canh bon和canh ot,而且和当地人一样温文尔雅。他们还会听nhuon和xuoi的歌,吹pi,并且喜欢这里的吊脚楼建筑……

段先生补充道,除了媒体经常提到的织锦产品外,吸引游客前往和仙村的还有这里纯正泰式乡村的棚屋建筑和生活方式,这些也都可以算作旅游产品。外国游客喜爱村民的稻田和水车。他们不仅会来这里旅游,还会组织慈善活动,给学生送礼物。段先生认为,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多亏了游客,这里的人们才有了环保意识。“游客经常把糖果包装纸和其他垃圾扔进垃圾桶。这让村民们更加注重保护生活环境,”山文段先生补充道。干净美丽的景色也是吸引游客重返和仙村的因素之一。



和仙的水车。图片来源:Tran Ngoc Lan

然而,旅游业对当地居民来说只是副业。旅游业和织锦生产贸易收入最高的是和仙织锦合作社的成员,他们每月收入约150万越南盾。合作社成员罗氏娥表示:“农业仍然是全村的主要收入来源。” 村长山文段表示,由于没有注重宣传推广和基础设施建设,到和仙村的游客数量仍然很少。

我们穿过村口的同蒙田地,返回低地时,夕阳西下。红日渐渐隐没在山峰后。在绿油油的稻田中,灌溉车仍在耐心地将水灌入通往田间的水管。在青草小径上,农民们悠闲地赶着水牛返回村庄。远处,高脚屋的屋顶在树荫下时隐时现。这一切勾勒出一幅宁静的原野画卷。我突然想到,如果当地政府通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将这里打造成旅游胜地,它是否还能保持着和仙村过去和现在吸引远道而来的游客的淳朴风情?


尤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