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荣幸能拍摄胡伯伯回家乡的照片

May 6, 2013 09:17

1957年6月14日,胡伯伯阔别祖国五十年后首次返回故土。摄影师文同被省委书记武硕同召至文化厅,为胡伯伯拍照。文同感到既困惑又感动,因为他被允许为领袖拍照,这对他来说是莫大的荣誉。

(Baonghean)-1957年6月14日,胡伯伯阔别祖国五十年后首次返回故土。摄影师文同被省委书记武硕同召至文化厅,为胡伯伯拍照。文同感到既困惑又感动,因为他被允许为领袖拍照,这对他来说是莫大的荣誉。

万同为人​​精明老练,执行任务时总是热情高涨,总能找到合适的拍摄角度,为胡伯伯拍下最清晰、最美丽的照片。1957年6月14日,胡伯伯第一次回到家乡,他非常荣幸能够亲临现场。胡伯伯与村民们一起站在他儿时与父亲和兄弟姐妹居住的自家花园前;看望老朋友Thuyen,看望南连儿童和南方孤儿院;视察荣市发电厂工地;看望部队。胡伯伯在荣市古城省委大厅与乂安省人民代表交谈。听到胡伯伯的话语,他深受感动,泪流满面,看不清镜头,无法拍照。



范同摄影馆

1961年12月8日,胡伯伯第二次回到祖国。文同拍摄了胡伯伯乘坐的飞机在人民欢欣鼓舞的气氛中降落在荣市机场的照片。朱辉敏同志和武树同同志走上楼梯迎接胡伯伯。敞篷车载着胡伯伯,胡伯伯向他挥手致意,乂安人民热烈欢迎胡伯伯。

叔叔在省委工作,参观了省委集体食堂,与第四军区官兵座谈,看望了伤员营,并敬献花圈,悼念在泰寮义静省的苏联烈士。叔叔和省、县、公社干部以及来自娘家蔡村的人们一起坐在院子中央,旁边是他外祖父黄春阳先生的茅草屋,他外祖父黄春阳先生曾为他的父母工作,而蔡村也是他的出生地。

万同拍摄了许多珍贵而生动的照片,例如:胡伯伯参观荣市机械厂,与山区师范学校教职工和学生亲切交谈;胡伯伯与荣市优秀学生一起拍手唱歌;胡伯伯与在荣市的泰国越南代表团合影;胡伯伯在话剧《林河姑娘》演出结束后向演员们赠送糖果;胡伯伯向作家阮忠风授予徽章;胡伯伯会见记者,参观安城县荣市合作社;胡伯伯参观同孝农场(义丹)的咖啡山;胡伯伯与在义丹地区工作的友好国家专家合影……

艺术家范同在胡伯伯两次访问家乡期间拍摄的众多珍贵照片中,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照片都栩栩如生。这些照片至今仍保存在博物馆,并被收录在《胡伯伯与祖国》摄影集。范同回忆道:有一天,胡伯伯见到他时,当着众人的面说:“您拍这张照片非常热情、非常投入……您坐在胡伯伯旁边,一起拍了张纪念照。” 后来,他因两次接待胡伯伯家乡而获得乂安省行政委员会颁发的嘉奖信。他感动地说:“这是我艺术生涯中最珍贵的回忆。”

万同1920年出生于太平省武守县。法国殖民时期,他举家迁往荣市,为了生计,他不得不做过许多工作,但摄影是他的挚爱。1959年,他的作品《晨雾中的天风合作社耕作》荣获民主德国比弗塔国际摄影大赛奖状。万同热爱摄影,不断探索、探索、创造:抗美战争时期,他头戴钢盔,背着文化部门提供的带绞盘的大大小小的相机,带着气枪、刀子、酒瓶和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他带着这些行李,走遍了义安省各地,用镜头捕捉着“手握镰刀,手握枪”、“手握锤子,手握枪”的劳动生产氛围,无论是农民、工人,还是在炮台上瞄准敌人的士兵,美国飞机如同火炬般照亮了祖国的天空……

万同曾当选为越南摄影艺术家协会第七届执委会委员,主管第四区前线工作。他曾担任省文学艺术协会第一和第二届执委会委员。他一生简朴朴素。他的一生如同旋风般骤然离世,当时他的事业抱负和希望仍在心中燃烧。万同在全省艺术家同仁的惋惜中,于63岁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文章及照片:Bui Xuan Lu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