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封信

July 29, 2013 09:24

阮春灿烈士于1929年出生于越南义安省清章县清玉乡玉庆村。1950年,阮春灿背井离乡,举家参军,随军南下,走遍了四区的大街小巷。在枪林弹雨中奋战了21年多,他只回过一次家……

(Baonghean)-阮春灿烈士于1929年出生于越南义安省清章县清玉乡玉庆村。1950年,阮春灿背井离乡,举家参军,随军南下,走遍了四区的大街小巷。在枪林弹雨中奋战了21年多,他只回过一次家……

在广治战场上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无论是在工事旁,还是在硝烟弥漫的深坑里,士兵阮春灿总是抽出时间给亲人写信,讲述战场上的故事,梦想着胜利的那一天,与家人团聚。然而,当信送到收信人手中时,写信人却已永远地在战场上。

阮春灿烈士的信写于1971年11月21日,在他牺牲前三个月左右寄给了他的弟弟。信长达六页,写在白色的聚苯乙烯纸上,墨迹已因时间流逝而褪色,但字迹坚定有力,却又不失纤细,仿佛在珍惜每一寸纸张。整封信充满了广治省交灵市前线公安干警的情感、战斗精神和崇高理想。



阮春灿烈士的遗言和遗嘱陈列在清章县传统厅内。

阮春灿家境贫寒,家中八个孩子,他排行老二。弟弟妹妹年幼,弟弟妹妹却远赴战场;父母年迈体弱;妻子在家乡饱受病痛折磨……这些痛苦的感受,始终萦绕在这位年轻战士的心头。

因此信的开头充满了怀旧之情:

“我非常想念你,卢克兄弟!
好久不见,好远好远,好想念你!

我亲爱的哥哥卢克!好久不见了,掰着手指头都能数过来,距离上次见到你和孩子们,已经过去8、9年了……

抗美援朝期间,广治省的焦灵县,由于南北边界滨海河上建有贤良桥,敌军集中兵力猛攻。生活艰苦,要巧妙地与日夜潜伏的敌人作战,还要面对疾病和贫困,但阮春灿仍然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努力工作,并且时刻挂念着远在家乡的父母:“我看父母年迈体弱,又有病,没有粮食和药品,国家又歉收,我担心家里的弟妹们照顾不好,我知道,但我只能忍。”

战场上的艰苦与残酷,也通过匆匆写就的信件展现出来:“1969年,我患上严重的疟疾,生命垂危,在承天山区森林里滞留了6个多月。1970年,我离开当地前往广治省开会。离开时,敌人席卷而来,我必须随部队坚持战斗。后来,突击队闯入我的住所,伙食腐烂丢失,我靠野菜和溪水度日一个多月。直到1971年4月,我才得以返回部队。我当时发烧,但现在已经康复。我只是神经衰弱,眼睛有翼状胬肉,但兄弟,我还是努力工作,因为人手不够。如果我去了,就没有人来代替我了。这几年,我牺牲了太多,训练不够……”。尽管战火纷飞,但这一切并没有让他灰心丧气。对祖国的热爱和责任感,激励着战士们以非凡的力量和决心投入战斗。在艰苦的环境中,阮春灿仍然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就。

阮春灿满怀工作热情,乐观地相信彻底胜利的日子已不远。他写道:“当然,彻底胜利的日子已不远。我们已经牢牢抓住了美国敌人,但它仍然非常凶猛,兄弟。”并坚定地承诺:“我将完成我的使命,让父母兄弟姐妹高兴,不愧为你们的弟弟,报答革命的恩情……”。谈到战争,不能不提及牺牲和损失。但阮春灿的心态却异常平静:“我不怕牺牲,因为我看到那么多家庭为了拯救祖国,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抗美救国事业。仅我们一家,在两次战争中就无人受伤。现在,如果我牺牲自己……”。在他的遗嘱(现保存并展示于清章县传统厅)中,阮春灿仍然认为:“祖国在,我不在;祖国不在,我亦不复存在。”

七月的一个下午,我回到清章县清玉乡玉庆村,迎着老挝的酷热寒风,遇见了烈士儿媳阮氏心女士,她带我参观了人民武装英雄阮春灿的遗物。那里有许多不同种类的勋章,例如:一级解放战士勋章、一级抗美抗战勋章、一级胜利战士勋章等等。

谭太太手捧着一把小小的红色塑料梳子,感动得热泪盈眶。她说,这是一位烈士送给婆婆的纪念品,当时她不顾危险,长途跋涉,只为去广治省探望丈夫一次。那也是她母亲在丈夫去世前最后一次见到他。除了唯一的儿子,两次见面(一次是他回来,一次是她来看望),一把小梳子,以及……无尽的思念,她们婚姻中唯一的记忆就只有这些。母亲等了父亲21年零8个月,却再也没有回来。

1972年,阮春灿以县委委员、椒灵县保安委员会主任的身份指挥了解放椒灵县的战役,但在那场惨烈而激烈的战斗中,阮春灿身负重伤,于1972年4月1日在广治省广安市英勇牺牲。1976年6月6日,阮春灿被国家追授“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

阮春灿死后,她独身侍奉丈夫,养育子女,并将他送的梳子视为珍宝,继续等待他归来……

谭女士说,1980年,阮春灿烈士牺牲八年后,家人前往广治省,将烈士遗骸运回清章县公墓安葬。广治省佳灵县的民众对这位他们深爱和敬爱的英勇战士依依不舍,因此,当家人将阮春灿的遗骸运回时,他们在原地埋葬了一把梳子,并重建了一座宽敞的墓碑以示敬仰。如今,在佳灵县公墓,人们仍然定期在他的墓前焚香。

2006年,阮氏仁夫人和阮春权先生(阮春灿烈士的妻子和儿子)双双去世,谭夫人代替婆婆为子孙后代保管烈士的遗物……

2010年9月27日,烈士弟弟阮春捷先生将原信捐赠给义安博物馆,用于展示和教育后代了解传统!


潘氏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