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令人担忧!

June 18, 2013 18:34

月经不仅体现着生殖功能,更代表着女性的健康和美丽。月经突然推迟,或者经期比前几个月短等小异常,可能是压力、饮食和睡眠不规律等原因造成的,也可能是卵巢功能障碍的表现。

月经不仅体现着生殖功能,更代表着女性的健康和美丽。月经突然推迟,或者经期比前几个月短等小异常,可能是压力、饮食和睡眠不规律等原因造成的,也可能是卵巢功能障碍的表现。

不仅如此,月经推迟还会让女性感到心烦、燥热,脸上、后背上的痘痘也比平时多……因此,了解常见的月经问题,武装自己,一旦出现问题,就很有必要的。

1.月经失调

韩医学在治疗激素类疾病方面拥有优势。其优势在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没有副作用,而且价格低廉……以下是武国忠医师介绍的常见月经现象及韩医学治疗方法:

月经失调是指月经周期不规律,不遵循一定周期的情况。武国忠医师指出,最标准的月经周期为28天,从本月月经第一天到下个月月经第一天。然而,很少有人拥有规律的月经周期,这通常表现为快月(月经提前)、慢月(月经推迟)等形式。

如果本月的月经比上个月提前或推迟7天,女性无需担心。这可能是由于不规律的生活习惯造成的,只要规律饮食、规律睡眠、减少压力,月经就能恢复正常。对于经常出现月经提前或推迟7天的女性,应及时检查或服用药物进行调整。

病因多种多样,但主要可由血虚、气虚(虚)、血瘀、气瘀(虚)引起,有时也可由痰湿引起。治疗上应根据病因进行。

- 月经提前:多因热气所致(可真热,可假热),亦可清热凉血。方药:生地12克,川芎8克,熟地8克,玄参8克,旱莲草8克,牛膝8克,丹参8克,益母草16克。每日1剂,连服5剂即可。

- 月经推迟:多因虚寒、血瘀、痰饮所致。

+ 若虚寒所致月经量少,色淡,手足冰冷,痛经不已,可用温经散寒法。方药:生地12g,川芎10g,何首乌10g,党参12g,生姜8g,艾蒿12g,黄芩8g。每日一剂。

+ 若因血瘀或血虚,则症状为月经量少、色黑、有块。活血化瘀调经方:生地12克,川芎8克,鸡血藤16克,益母草16克,桃仁8克,郁金8克。煎服,每日1剂。

+ 血虚:月经量少,体质稀薄,乏力气短,羞于言谈,皮肤干燥,需用补血调经药。药物:生地12克,藿香8克,鸡子12克,紫苏8克,桂圆12克,陈皮6克,益母草12克,丹参8克。每日一剂。

2. 周期短

月经周期短,血流量比前几个月少。正常情况下,每个女性、每个月每次月经的血流量都不一样,从5毫升到25毫升不等。月经开始到结束的最标准天数是3天或4天。

但有些情况下,月经会突然减少到只有1、2天,或者月经量只有几滴。如果这种情况在量和质上都逐渐下降,则可能是卵巢功能早期衰竭的征兆。

病因是气血虚弱,导致血瘀痰阻。症状是月经持续1-2天后停止,经量少,滴数,色淡、稀薄,皮肤苍白,头晕,焦虑……这种情况,可以用益气养血的方法。

处方:茯苓12g,肉桂6g,黄芪12g,白术12g,陈皮12g,当归12g,白芍12g,熟地12g,人参12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饮用。



插图:favim.com

3.月经量大

有些人在月经期间还会出现月经量过多的情况。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下去,身体就会大量失血,变得虚弱。月经量过多可能由两种原因引起:不受控制的阴道分泌物和热血狂流。

- 第一型:经血色淡,面色苍白,精神紧张,倦怠乏力,小腹疼痛,食欲不振。治疗以益气养血为主。处方:白术8g,升麻6g,人参12g,黄芪12g,甘草4g。

- 第二类:血热内盛:经血色赤,腹胀口渴,便秘,小便黄。治法:清热凉血。方药:生姜8克,艾叶12克,鹿角8克,茯苓12克。煎水冲服,每日1剂。

4.月经过多

阴道出血不同于前文提到的经期延长、月经过多的情况,这是一种病,而不是月经。阴道出血量大,或量少但持续不断,有时经期持续不绝,或月经量突然增多,无法停止。有两种情况:一是冲任脉受损,二是气血亏虚。

- 因脏腑气血失衡,冲任失调,故用清热凉血之法。方药:白术20g,甘草6g,杜仲12g,当归12g,熟地20g,远志10g,人参4g,茯苓8g,山茱萸8g,远志4g。煎服,每日1剂,连服6至10天。

- 气血两虚证:血瘀不尽,面色萎黄,乏力,纳呆,便溏。治法:益气养血。方药:白术10克,人参6克,生黄芪12克,当归10克,姜皮8克,生地16克。煎服,每日1剂。

5.闭经

一个人的月经周期通常遵循每月一次的周期。然而,有些人的月经周期各不相同(每两个月来一次的月经称为“tinh nguyet”,每三个月来一次的月经称为“cu nguyet”,一年来一次的月经称为“ty nien”,有些人没有月经但仍然有孩子,这被称为“am kinh”,有些人怀孕了,但月经来时仍有少量出血,但胎儿仍然正常发育,这被称为“ich kinh”)。

闭经也是女性常见的现象。闭经分为两种:原发性闭经(成年后才来月经)和继发性闭经(月经停止后才来,也称为闭经)。如果出现原发性闭经,应立即去医院查明病因,然后再考虑采用中西医治疗。

继发性闭经(闭经),病因多为气血损伤,痰湿瘀阻,血瘀阻络,经络不通。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 气血虚弱:月经量少,面色淡白,纳呆,心悸……治法大补气血。方药:茯苓12g,肉桂6g,熟地12g,人参12g,甘草6g,当归12g,黄芪12g,白术12g,陈皮12g。水煎服,每日1剂。

- 气滞血瘀:少腹疼痛,精神不振,面色晦暗,胸胁胀痛。活血化瘀。方药:甘草6g,威灵仙10g,当归12g,牛耳12g,川芎8g,桔梗8g,桃仁6g,红花6g,生地12g。煎服,每日1剂。

6.痛经

痛经在中医里被称为痛经。其病因是血瘀(血液不循环)、血虚(贫血)、气虚(气弱)等,导致月经不畅、月经不调。有些人会在月经前、月经期间或月经后感到疼痛。痛经通常伴有血块。如果血块较多,也需要注意。痛经分为两种类型:

- 寒凝气滞证:小腹冷痛,痛延背部,经血赤,有血块,舌苔白。治法:温经散下。方药:威灵仙12g,当归12g,一味药8g,肉桂心4g,赤芍8g,威灵仙6g,五灵芝8g,小茴香4g,川芎8g。

- 血瘀气滞型:经前、经期、小腹疼痛、经量少、色紫、胸闷、血块。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处方:甘草6g,威灵仙6g,当归12g,牛膝12g,川芎8g,桔梗8g,生地6g,红花10g,生地12g。


据 VnExpress-PC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