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豪人的愿望
像清章县碧豪镇这样“未出太阳就干旱,未下雨就涝”的地区屈指可数。农民一年只能种一季春作物,剩下的七个月则任由天气摆布。漫长的农闲期迫使年轻工人离开家乡外出打工……
(Baonghean)-像清章县碧豪镇这样“未出太阳就干旱,未下雨就涝”的地区屈指可数。农民一年只能种一季春作物,剩下的七个月则任由天气摆布。漫长的农闲期迫使年轻工人离开家乡外出打工……
偶然在清水口岸这边遇见了一位朋友。大约20年前,我和朋友退伍回国后分别。他只有40多岁,但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老一些。几分钟的重逢后,他说:“我的家乡是清忠乡,位于清章县碧好镇的中心。虽然这里有很多水稻种植地,但田地经常要休耕好几个月,农民没有工作,迫使我们这些年轻人不得不远赴他乡打工。” 原来,我的朋友已经离开家乡,去老挝当建筑工人了。得知我是记者后,在上车继续返乡之前,他不忘邀请我去碧好镇,说不定那里能有个话题可以写。
七月初,我回到了碧豪地区。正如您所说,我的第一印象是,虽然其他地方的农民此时都在田里忙着照料夏秋稻,但在这里,我到处都能看到荒废的田地。几十公顷的田地现在只用来放牧牛群。在高地很少能看到一小片夏秋稻田。
我们了解到,这片土地世世代代都承受着“一年只种一季”的困境。雨季,碧好地区的农田取决于拉姆河的水位。拉姆河水位越高,这一带的积水就越深,有时整个地区会被水淹没长达15天。因此,有时阳光明媚时,整片田地就会突然被淹没,因为上游的雨水导致拉姆河水位上涨,导致碧好地区的农民世世代代都无法种植夏秋稻,只能“赌”天气。
Hoi Kho 将 Lam 河水引入 Bich Hao 地区。
路过清通乡同新村,我们看到一些农民正辛勤地照料着几片黄瓜田,这些黄瓜苗还不到一巴掌高。黄瓜田旁边是正值分蘖期的稻田。我们停下车,和一些农民聊了聊,他们吐露心声:“没活儿干,我们也是为了干活才干的,因为这片地很少有夏秋稻可以收。”
我和同新村阮氏森女士的故事,展现了这片艰苦土地上农民的勤劳、刻苦和坚韧:夫妇俩育有三个学龄子女。为了养育孩子,维持生计,除了闲暇时间,她的丈夫还在村里的建筑队当建筑工人,每天能挣10万越南盾;他的妻子和孩子则饲养牲畜,由于疫情频发和物价不稳定,他们有时盈利,有时亏损。
家里有4亩稻田,每年春收丰收,能收成近1.5吨稻米,足够他们全年食用。有些年份收成不好,稻米不到一吨,所以他们不得不在歉收季节担心粮食问题。去年夏秋收季,森太太大胆地向村里人家申请多分一些土地,种了1亩稻米。总共花费了100万越南盾,但由于经常发生水灾,他们最终一粒稻米都没收成。
不放弃,今年夏秋收,森太太继续种了9亩稻米,还尝试在2亩地里种2亩黄瓜。前不久的2号暴雨,水淹了4天,稻米无恙,但黄瓜死了三分之一。水退后,全家都到瓜地里施肥,挖根部周围的土,希望洪水来得晚一些,好抢救一下瓜果。如果今年夏秋收风调雨顺,她家还能多收一点稻米,否则就什么都没有了。森太太吐露心声,如果不种稻米,现在还干什么呢,只能坐着浪费时间。在这低洼地带,没有良田,也没有副业,怎么养活孩子,送他们上学。如果政府有办法阻止拉姆河的洪水进入碧豪地区,那么这里的农民就会“改变生活”。
清春乡是胡志明公路贯穿的乡镇,也是碧好县地势最高的乡镇,但谈及夏秋稻生产,该乡人民委员会主席阮庆清先生不禁忧心忡忡:与碧好县其他乡镇一样,当地大部分2米稻田每年仍有7个月处于休耕状态,因此,这里的人民是清章县最贫困的人群之一。
全社有110公顷土地,只能种两季稻,每年只种一季春稻,其余时间当地根本没想过种什么好。以前当地鼓励农民种夏秋稻,种短季稻,但一直没收成,因为洪水多次泛滥,每次至少淹4天,有时长达15天。有些年份,公社鼓励人们让稻子自生自灭,每茬稻子只能产20-30公斤稻米,稻米质量很差,然后就放弃了。在高地,只有大约10公顷的土地,在洪水较少的年份,人们种夏秋稻,但如果洪水严重,就会被视为歉收。
一年中有7个月,清春乡的农民不得不想方设法寻找工作。接近劳动年龄的人留在家里,到山上种豆子、花生、木薯,养猪、鸡、水牛和奶牛……健康的年轻人到南方和北方打工。他们去了,但没有一技之长,所以收入低且不稳定。很难统计公社到底有多少人到处打工。现在,在各个村子里很难找到一个健康的年轻人。与清春乡一样,清通乡有342公顷的2茬稻田,这种夏秋作物只能种植60公顷; Thanh Lam 公社有 320 公顷的稻田,这种夏秋作物可以种植 40 公顷……农民种植夏秋稻的地区都在高地。
清春乡春化村老农陈春素愁眉苦脸:家里有6口人要养活,乡里分配了5亩稻田。因为每年只能种春茬,家里人都把精力放在精心栽培稻米上,每茬稻米能产近2吨。光吃饱饭一年就够了,可他们只知道看米粒,所以多年来一直吃不饱饭。这块地上住着一位年近70岁的老人,却从未收获过夏秋稻。因此,每年春茬歉收,他就不得不卖掉牲畜来买稻米糊口。
苏先生叹了口气:如果其他当地农民失去了这一茬作物,他们还能再种下一茬。但我祖母的农民,如果失去了春茬作物,还能指望什么呢?每年都一样,整片田地都荒废了很长时间,真可惜。即使他们耕种,也吃不饱,所以没有人会愚蠢到把时间和金钱投入到这上面。我们农民希望能找到某种解决方案,防止这一地区发生洪灾,减轻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负担。
清章县碧豪地区涵盖7个乡:清江乡、清林乡、清通乡、清迈乡、清春乡、清河乡和清龙乡的一部分。该地区地形地貌复杂,被高耸的山脉分割,这些山脉发源于越南和老挝边境的长山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向林江方向逐渐降低,沿林江形成平原,但也有小溪流将其分割。由于地形复杂,这里的农田坡度陡峭,平均坡度为6-7度,易受水土流失和侵蚀,难以进行集约化农业投资以及旱涝防灾。
另一方面,该地区的气候条件参差不齐,高地地区经常干旱,低地地区则经常洪涝。每年,碧好地区在5月至8月初经常遭遇干旱,而在8月底至11月初则经常发生洪涝灾害。此外,该地区的灌溉系统不佳,这是导致夏秋作物和冬季作物生产难以安排的主要原因。因此,与该地区其他地区相比,该地区居民的生活条件最为艰苦。
大自然给碧好地区造成的恶劣环境并非昨日之事,而是困扰当地几代官员和农业部门的难题,至今仍未得到解决。碧好地区农民多年来的愿望很简单,就是一年能种两季水稻。对于我们来说,来到碧好,去看看,……都怀着同样的愿望:如果能有一个切实可行的灌溉方案应用于碧好地区,那么,总有一天,这片贫困乡村的农民将有机会拥有自己的田地,像我以前的朋友一样,碧好青年也不必再为远离家乡而担忧了……
春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