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们很难找到送孩子去的地方

December 4, 2013 17:15

(Baonghean)-目前,全省有超过14.8万名工人,其中60%为女性(育有幼儿的女工占比很大)。然而,大多数工业园区没有为工人子女提供托儿服务,许多孩子上一年级的家庭也因为各种原因无法送孩子入园……这给工人家庭带来了更多困难,严重影响了他们本已十分有限的生活。

Chị Trịnh Thị Thành – công nhân Công ty TNHH Mattrix phải gửi con ở trường tư để có điều kiện tăng ca.
Trinh Thi Thanh 女士是 Matrix Company Limited 的一名员工,为了有机会加班,她必须送孩子去私立学校。

相关新闻

北荣和南甘工业区雇佣了7000多名工人,其中女性工人约占70%(她们大多处于育龄阶段)。然而,目前工业区没有为工人子女设立托儿所或幼儿园。因此,工业区内有幼儿的工人家庭不得不采取多种措施勉强维持生计。

快到晚上7点了,美义股份公司的员工阮文安先生加班回家。他和妻子以及两个年幼的孩子在荣市雄东乡租住的一间只有15平方米的出租屋里住了将近五年。他的家乡在演州,但他来到城里打工,现在最困难的是如何给孩子们找个地方住。 “从八月开始,我就去兴东幼儿园,想让我5岁的孩子上学,但学校已经没有名额了。我们只好托熟人把孩子送到离家两公里多的宜金幼儿园上学。不满1岁的孩子就得送到家里的托儿所,托儿费每月100万越南盾。不知道安全不安全,但为了我和妻子能去上班,我们只好接受了。”安先生说。

工人们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是如何确保按照公立学校的规定接送孩子。由于经常加班,Matrix有限公司(北荣工业园区)的Trinh Thi Thanh女士选择将孩子送到红丽私立幼儿园。Thanh女士分享道:“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都住得很远,家里又人手不足,所以我和丈夫不得不把孩子留在这里的父母那里,这非常困难。由于孩子已经一岁多了,我不得不经常加班,平均每天加班2个小时,所以没法早点接孩子,只好把他送到私立学校。私立学校的学费很高(每月85万越南盾),超过了我们工人工资的三分之一,但我们必须省吃俭用,既要保证孩子的教育,又要保证父母的工作时间。”

然而,北荣工业园区所在的荣市雄东公社,每年公社幼儿园注册入学的工人子女却只有10到15名左右。一方面,学校的招生名额只能满足公社孩子的需求;另一方面,工人不愿送孩子来这里上学,因为他们必须按时接孩子。“2013-2014学年,全校500名学生中,只有20名是工人子女。”雄东幼儿园副校长黄氏秋荷女士说道。

对于有年幼子女的工人来说,不仅要为孩子寻找住处而烦恼,在平均工资仅为每月约300万越南盾的情况下,还要承担生活保障费用。来自清章县的阮氏春和丈夫(明英金莲有限公司-北荣工业园区工人)无力承担高昂的费用,为了安心工作,他们不得不将孩子送回老家,交给祖父母照顾。“每月只有约300万越南盾的微薄工资,加上每月约80万越南盾的房租、近100万越南盾的私人托儿所以及其他生活费用,生活非常困难,所以我们选择将孩子送回老家,交给祖父母照顾,这样既可以节省育儿费用,又可以安心工作。”

《劳动法》明确规定,女工较多的企业的雇主有责任协助办好托儿所、幼儿园,或为有保育期或幼儿园年龄子女的女工补贴部分费用。但据省劳动联合会调查,目前由于没有土地基金、没有教师政策​​,没有条件为工人子女建托儿所、幼儿园。明英金莲有限公司(北荣工业园区)副总经理阮廷荣说,该公司有1000多名员工,其中90%是女工,1/3的女工处于育龄阶段,但公司只补贴工人每月16万越南盾的住房费用,尚未具备补贴有幼儿的工人的条件。此外,一些企业也关注有幼儿的工人,并资助一小部分费用,如中莱燃气打火机有限公司(Nam Cam 工业园区)为有幼儿园年龄孩子的工人和需要租房的工人提供资助,资助标准为每人每月 10 万越南盾。

省劳动联合会妇联主席胡氏东表示:为了给育有幼儿的女工创造安心工作的条件,省劳动联合会在与省人民委员会的年度协调计划中,已提出拨付土地基金,用于在工业园区为女工建造住房、幼儿园、游乐场和娱乐场所,但目前只有三分之一的工业园区有此规划。今后,省劳动联合会将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组织对企业《劳动法》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尤其要着力动员企业为育有幼儿的女工提供资金支持。

据预测,女性工人的数量每年呈增长趋势,这意味着育有幼儿的工人数量也在增加。同时,工业园区缺乏托儿设施,迫使工人将孩子送到家庭托儿所,而这些托儿所质量不达标,存在诸多潜在风险。一些工人将孩子送回老家,从小就远离父母,影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扶持政策的缺失也会给育有幼儿的工人带来压力。因此,企业有必要分担,帮助工人减轻负担,激发他们团结互助的动力,并发挥他们的力量,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

文章和照片:Dinh Ngu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