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焕美峰

January 24, 2014 14:42

(Baonghean)-农历新年前一天,我们跟随桂峰县人民委员会青年团成员,来到桂峰县治黎乡会苗1村,亲眼目睹了边境地区苗族人民的欢乐景象。春天来了,人们的心中洋溢着喜悦,万物仿佛都沉浸在神圣的韵律之中……

Khoác tặng áo ấm cho trẻ em Huồi Mới 1
为 Huoi Moi 1 的孩子们送去温暖的衣服

年底,工作繁忙,街上熙熙攘攘。但当朋友告诉我们桂风县人民委员会青年联盟正在组织前往会莫一村送礼之旅时,我们赶紧收拾行囊,穿过森林,前往“桂地”。金山镇比往常更加热闹。三里高原的市场上桃花盛开,许多桃花已经盛开。与此同时,乌鸡、乌猪和芋头等特色小吃也卖得越来越多。此时,在布冲差,雾气已不浓,明媚的阳光开始温暖山林,树木开始萌芽开花。穿过塔班、明州、甘和顿等村庄,我们看到泰族、蒙族和高木族的人们正忙着准备迎接春节。人们正在打扫房屋和村庄,迎接一个真正欢乐的春节。

桂风县人民委员会青年联盟已筹集并动员善心人捐款2000万越南盾,用于为学生购买保暖衣物、拖鞋、糖果,为成年人购买一些衣服。通往Huoi Moi 1的路途依然崎岖难行,因此近30名青年联盟成员骑着摩托车将这些礼物运送过来。从Don村到Huoi Moi 1的路程约5公里,但其中的艰辛和困难难以言表。原来的人行道现在已经被平整并挖好了足够一辆摩托车通过的深度。如果对面有摩托车驶来,其中一辆摩托车必须停车并靠近路边让开,让另一辆摩托车通过后才能继续行驶。

运送春节礼物的车队沿着一条蜿蜒的小路绕着山腰行驶,一边是高山,一边是万丈深渊。坐在后面的我们几次感到害怕,因为车子突然猛地向上跳起,仿佛要把我们掀翻在地。三黎公社阵线的干部李巴查被人们奉为“地方神”,因此他承担了带路和接送记者的任务。查家原来住在会莫一区,后来搬到了明州安置区。因此,对他来说,通往会莫一区的路就是回家的路,他对沿途的坡度、弯道和溪流都了如指掌。凭借在林区公路上的经验,查要求车队每位成员始终保持30至50米的距离,以免上坡时容易相撞或失去动力,导致车辆难以继续行驶。 Ly Ba Cha 分享道:“现在是旱季,所以出行很方便。但到了雨季,路又滑又泥泞,有时车子根本不听我们的指挥。”

经过一个多小时与“铁马”在险峻险峻的山口奋力跋涉,我们终于登上了一座高山之巅。从这里俯瞰,三乐乡的中心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山林和村庄的绿色是画卷的主色调。梯田里蓄满了水,静待着农民们播种的那一天。大约十分钟后,会莫一村出现在眼前,古老的萨木瓦屋顶在山雾中若隐若现。桃园里的桃花开始绽放,兰花也绽放出朵朵花蕊。会莫一村的村民们从村口出来迎接我们,脸上洋溢着欢快、兴奋的笑容,紧紧的握手表达着他们的亲切和喜爱。

趁大家赏桃花、赏兰花的空隙,我们和瓦嘎武书记聊了聊。据了解,火苗一村共有64户人家,近400人,距离边境3公里,距离老挝村仅5公里。火苗一村的苗族人民世世代代依恋山林,刀耕火种,正是山林养育了火苗一村的人民。近年来,人们积极开垦33公顷稻田,增加了粮食来源,饥荒现象正在逐渐减少。人民因此得以安居乐业,不再出现四处迁徙的局面。

会莫一村的苗族人民至今仍保留着传统文化之美。这首先体现在房屋建筑上。这里的小学、幼儿园、边境车站等所有房屋,100%的屋顶都挂满了萨木木板。每家每户的栅栏也不过是萨木木板而已。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边境山区森林里萨木树十分茂盛。此外,通往会莫一村的道路崎岖难行,无法将其他原材料运进村里。除了萨木瓦屋顶,这里的苗族人民还保留着排箫、长笛、芦头和蒙曲等优美的旋律。每逢节假日,村民们都会穿上传统的服饰。

Trai gái bản Huồi Mới 1 hát mừng mùa Xuân
会莫一村的男孩女孩们唱歌庆祝春天

为了迎接马年的到来,大多数家庭都准备好了所有必需品。从糯米饭、冬叶到包饼,再到鸡、猪和孩子们的新衣服。过几天,村里将组织做饼比赛、扔包子比赛和斗牛比赛。瓦加武书记补充说,过去,和全国各地的苗族人民一样,在十二月左右,也就是庄稼收割、稻谷入仓的时候,我们霍莫伊一村的苗族人民也庆祝春节。最近,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霍莫伊一村的人民与全国人民一起欢度春节,展现了团结一致的精神。

在温暖明媚的阳光下,向苗族一中学生和群众赠送春节礼物的仪式拉开了帷幕。首先,工作人员为学龄前儿童送去了温暖的衣物,然后是一至九年级的孩子们。平时接触电脑、处理文件的年轻人,此刻满怀热情地跋涉40公里,不辞辛劳,亲自为苗族孩子们挑选、穿上最合适的衣服。他们的眼里闪烁着喜悦和分享的光芒。青团副书记刘文雄说:“桂风县是一个贫困县,尤其是边境沿线的乡村,地势崎岖,交通不便,气候恶劣,人民特别是孩子们的生活总是处于弱势。因此,我们青团一致动员党员和爱心人士伸出援手,为大家度过一个更加温暖、幸福的春节。”

团员阮常常分享道:“来到这里,看到这些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孩子们,他们与中心区的同龄人相比,处境非常不利,我非常感动。从那时起,我就想做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给他们带来快乐。” 孩子们穿上暖洋洋的棉衣时,眼神中充满了喜悦、激动和感激。正如团支部书记瓦佳武在致辞时所说:“感谢团支部你们的用心,给村里带来了欢乐和温暖。我们非常高兴,感觉更新一村的春天来得更早了……”

正午时分,云雾散去,阳光普照。会莫一村的青年男女开始载歌载舞,热情似火。他们穿着色彩鲜艳的传统服饰,上面布满了图案和纹饰,展现出织工们的巧手。蒙族姑娘的歌声激昂、嘹亮、动人心弦。男孩子们的排箫声时而悠扬远眺,时而轻柔如野鸟鸣叫。站在古老的萨木屋村落中央,站在桃花盛开的桃园中央,置身于轻柔的歌声中,站在活力四射的蒙族姑娘身旁,我们仿佛走进了一个蒙族的村落,正值盛典。正值春节,全村欢歌笑语,抛包子游戏妙趣横生,一杯温酒也是必不可少的。那歌声唤起野鸟的欢呼,唤起洁白的蝴蝶在盛开的桃花蕊旁展翅,唤起温暖的气息遍布整个村庄。在这里,人与自然亲密无间,人的心灵与天地仿佛共享着同一个韵律——那是春天的韵律。

在胡莫伊山顶上,风吹散了寒冷,穿过村庄的溪水凉爽,森林的气息开始蔓延,森林的音乐开始响起,人们的心中充满了喜悦。突然,一个少女唱起了《蒙寨春色》,那歌声恰如其分,贴切贴切,恰如其分:“看,明媚的春光来到了高山上/我对着万千朵花高声歌颂着山野的欢乐/桃花盛开,看春色来到了麦浪……/风儿穿梭着,带着歌声有节奏地飘荡/溪水潺潺,绿油油的稻田沙沙作响/看,在金色的阳光下,喇叭声和树叶声在飘动/万鸟歌唱着,清新的春天来了/花枝招展,迎接着许多歌声/林间小路随风飘动/看,许多翅膀张开,与花儿嬉戏/风儿和万鸟儿唱着歌,交相辉映/啊!明媚的春色又来了/我唱着歌儿,啊 ...接下来的歌曲是《梦林相会》、《苗族姑娘》……旋律轻快、欢快,反映了苗族少男少女们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兴奋。

霍莫峰的春天有它自己的韵律和色彩,让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感到兴奋和热情。队伍离开霍莫峰一号,返回的时间到了。前路艰辛,但没有人担忧,因为他们为边境人民带来了新的温暖。

丛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