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祖国需要他们时,他们知道如何分开生活……”
(Baonghean)-三月下旬,我们走访了老兵阮德禄夫妇的家。他们夫妻俩曾是奠边府战役的铁杆战士。在那些年里,对祖国的热爱高于一切,他们放下个人感情,放下美好而充满梦想的青春岁月,履行军人职责。
![]() |
阮德禄先生和他的妻子。 |
阮德禄老兵夫妇住在荣市雄勇区同林街道一条小胡同里的一栋两层楼房里,是一起参加奠边府战役的典型夫妻。虽然时隔数十年,经历了祖国的两次惨烈战争,但他们的爱情依然热烈深厚。禄叔说:“我们俩原本是一个乡的,两家人也订了婚。但当时我们都还小,不敢互相表达感情。1952年,我参军入伍,隶属于124连(D555,151团,315师),为保卫祖国而战。1952年中期,我的妻子也加入了古正兰青年志愿团。”
禄先生的妻子阮氏英女士高兴地接过丈夫的话:“参加青年志愿军期间,我只有一个愿望:能见禄先生一面。上帝没有让我们失望。禄的部队行军到老挝上游地区,在我们部队附近停下来休息。战争期间,我们的故事也是我们战友的故事。部队里的战友们了解我们的感受,为我们创造了见面的机会。然而,见面后,我们却不知道该说什么。我们非常害羞,只说了几句话就继续行军了。”
与和平时期的爱情不同,战争年代的爱情不是烛光下的浪漫,也不是手牵手的浪漫,而是必须经历艰辛、艰难和牺牲才能在一起。禄叔真诚地说:“那时的爱情,是与炮弹和流弹对抗的时刻,爱情必须排在祖国的责任之后。在战场上奋战,我们只能彼此牵挂,或者在行军途中停下来问候。爱人的鼓励之语,是我们完成使命的力量。”
在激烈的战斗中,在敌人的炮火下,他们首先想到的永远不是自爱,而是如何战斗,如何献身于国家,履行自己的职责。妻子是古政兰青年志愿团的排长,丈夫是124连的副班长,他们肩上的责任无比沉重,他们前行的道路充满危险和风雨。对他们来说,对祖国的热爱高于一切,他们放下个人感情,放下美好、充满梦想的青春岁月,去履行军人的责任。
奠边府战役全面胜利后,安叔回国参加地方工作,禄叔则被上级派往中国学习,后又前往高平继续学习工程技术。为了让禄叔在战场上安心,安叔代替禄叔承担起儿子的义务,在后方照顾父母。
1955年,禄叔经上级批准回乡举行婚礼。但他与妻子相处的时间并不长,12天后就回去工作了,安叔则不得不肩负起父母双方的家庭重担。1965年,禄叔被调回家乡。禄叔一家无比幸福,能干的妻子终于有了丈夫分担家务,家里也总是洋溢着儿孙满堂的欢声笑语。禄叔夫妇笑着对我们说:“生活如此美好,还有什么奢求呢?”
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