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必须有能源标签?
交通运输部正在就七座及以下乘用车检验、认证和能源标识管理规定征求意见。
![]() |
因此,生产、组装和进口的7座及以下轿车必须具有经质量管理机构检验和认证的能源标签,以显示与该车型燃油消耗相关的内容。
标签可以保护消费者吗?
越南登记处副处长阮友智先生表示,制定该通告的依据是《节约有效使用能源法》及其实施指导令。此外,还参考了总理关于必须贴有能源标签的车辆和设备清单、适用最低能效标准以及实施路线图的决定。其中包括规定自2015年1月1日起,七座及以下乘用车必须贴有能源标签。
当被问及在汽车制造商已根据各种地形的行驶里程记录能耗的情况下,上述能耗标签是否有必要时,Tri先生表示:“标签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消费者,避免企业、制造商和进口商公布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汽车油耗。在实施这项规定时,购车者有依据参考和比较不同类型汽车和制造商的油耗。”
Tri先生还补充说,能源标签不一定需要像检验标签或道路维护费认证标签那样贴在前挡风玻璃上,因为有些人担心那样会妨碍视线,影响车辆的美观。“能源标签是在车辆上市销售前贴在车辆上的,目的是确认该类型车辆的燃油消耗水平。该标签并不用于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对其进行监管。” Tri先生说道。
据Tri先生介绍,该法令起草小组采纳了“没有必要在挡风玻璃上贴标签”的意见。能源标签至少在车辆出售前必须保留,因此不必担心流通中的车辆会贴上第三个标签。
车辆标签未在流通
关于必须贴有能源标签的车辆,Tri先生表示,该标签仅适用于七座及以下进口、新生产和组装的车辆,且这些车辆由进口和生产企业在国家管理机构的检验和监督下进行。能源标签不适用于已在售车辆。关于应用标签的路线图,将制定相关规定,以便企业和管理机构能够实施。
根据征求意见稿,汽车销售前公布的燃油消耗量,若专业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与申报值的误差不超过4%,则以汽车生产企业和进口商的申报值为准;若专业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与申报值的误差超过4%,则以检测机构测得的燃油消耗量为准。
预计自2015年1月1日起,该规定对进口汽车生效;对生产组装汽车,自2015年1月1日起对新车型适用;对2015年1月1日前已取得技术安全、环境保护认证的车型,自2016年1月1日起适用能源标签。
交通运输部环境司司长朱孟雄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上述能源标签规定对汽车制造商和组装商意义重大。符合低油耗标准(低于规定阈值)的车辆将被贴上标签,以便消费者选择合适的车辆。对于已获得外国质量管理和检验机构燃油消耗认证的车辆,越南将根据上述机构的认证予以认可。至于国内组装和生产的车辆,则必须经过测试才能获得标签。
“首批能效标签旨在赋予消费者选择经主管部门认证、符合自身油耗水平的车辆的权利。国外早已实行这一做法,即使装有尾气过滤器的车辆也会贴上警示标签。对于不符合排放要求的流通车辆,则会通过其他技术手段进行防范,例如通过定期检测。”洪先生说道。
根据 baocongthuong 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