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天堂之门”的奇迹

September 21, 2014 09:56

(Baonghean) - 在最近的大学入学考试中,贵合一中录取率高达50%,其中不乏家庭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值得一提的是,该校12A班40名学生中有40人成功考入名牌大学。这在山区堪称奇迹。

Cựu học sinh lớp 12A, Trường THPT Quỳ Hợp 1.
曾就读于 Quy Hop 1 中学 12A 班。

圆满大学梦

我们来到了归合镇周光乡帕村的魏文图家,她是归合一中的学生,刚刚通过了两所大学的入学考试。太阳已经高高挂在天空,家门仍然紧闭。邻居们说,魏文图几天前才开学,他的母亲罗氏翠(Lo Thi Thuy)下班回家很晚。

等了一会儿。过了一会儿,水女士也回来了。她快步走来,迅速抬起遮住大门的竹竿,招呼客人进屋。两室一厅的房子里并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靠墙摆放的整洁书桌却因为图兄弟俩的学习证书而仿佛亮了起来。这位刚“过关”的穷学生的故事顿时热闹起来,尽管母亲的眼睛红红的……水女士的丈夫在图一年级时去世。她独自抚养两个年幼的孩子,两边家庭都很贫困,无人能帮。幸运的是,图和哥哥们都很听话,学习成绩也很好。虽然他们有时饿着肚子,有时饱着肚子,也没有钱买高级教材,但图仍然连续多年保持着优秀的学生成绩。到了12年级,看到朋友们去上课外辅导班,这位可怜的母亲的心又一次揪了起来,一半是因为她爱自己的孩子,一半是因为她可怜自己的命运。

水女士回忆起涂某准备报考大学时,晚上睡不着觉:“不让孩子考,我心疼他。他父母生活已经很艰难了,为什么要让他和我一样受苦?可是让他考,我又需要钱。我们家一年到头都吃不饱,需要花钱的时候就靠几袋米,现在差不多都卖光了。给别人打工钱虽然便宜,但总不能叫人家去考吧。”为了孩子的未来,水女士向邻居借了一点钱,供涂某去考大学。得知儿子同时通过两所大学(荣市医科大学和北宁政治大学)入学考试的那天,Thuy女士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焦虑......幸运的是,在社区的分享和当地组织、工会的实际帮助下,Tu有机会成为北宁政治大学的新生。

黄孟玲,归合中学12A班学生,家境贫寒,考上了两所名牌大学:军事医学院和河内理工大学。然而,贫困几乎扼杀了玲的大学梦。是她的母亲给了她很大的鼓励,让她继续追寻梦想。玲的父亲黄明珠两年前中风,尽管接受了积极的治疗,但身体状况依然十分虚弱,生活完全依赖于亲戚。自从父亲病重之后,原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玲本人也多次想过辍学,在家帮母亲做家务,但朋友和老师都鼓励她继续上学。玲坚持按时上学,一有空就帮母亲照顾父亲。玲克服重重困难,多年来一直获得三好学生的称号。玲是归合一中贫困生克服困难的杰出典范之一。令人感动的是,自从得知儿子考上了两所大学的那天起,Linh的母亲——Ho Thi Ha女士——就向村里的建筑工人请求,让她去做建筑工。虽然工作很辛苦,但她的工资更高,能够帮助儿子继续追寻上大学的梦想。

如今,Tu和Linh已经暂时离开山林,来到城市,成为各大高校的新生。但贫困的母亲们依然面临着困难和担忧,唯有凭借她们非凡的决心和毅力,才能帮助这些贫困学子实现梦想。

祝大家“穿越天堂之门”愉快……

在最近的高考中,50%的通过率,对于归合一中师生来说,堪称“跳门”奇迹。校长高清流先生与我们分享了喜悦,他说:“全校高考通过率超过50%,其中12A班40/40人,12B班30人,12C班25人,12D班20人。尤其是12A班100%的高考通过率,简直是一个奇迹。”全班40名通过大学入学考试的学生中,有37名学生的成绩达到20分以上,被河内医科大学、军事医学院、人民警察学院、国民经济大学、河内理工大学、建设大学、财经学院等多所著名大学录取。部分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被两所高分大学录取,如胡越建大学(27分)、杨明孝大学(26分)、武红绒大学(25分)、黄孟宁大学(25分)等。

吕先生补充道:“今天的成就是全体师生不懈努力的成果。在学校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学校领导层始终注重发展和投入,注重每节课的质量,尊重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去年,学校迅速掌握了教学和考试方法的创新。我们决心更加注重大学入学考试的准备,因为学生可以选择毕业考试的科目,所以考试非常轻松。我们克服了设施匮乏等种种困难,努力在归合县乃至整个义安省教育领域‘人才培养’工作中保持领先地位。”

情感渡轮之旅……

与归合一中12A班班主任陈巴海老师见面时,他的喜悦和自豪感仿佛还停留在听到学生们全部考上大学第一天的喜悦和自豪。谈起12A班,他自豪地笑了笑:“这里真是个温暖的家,大家互相爱护,一起好好学习。” 海老师回忆起自己深爱的12A班的美好时光,说这是在忙碌的“知识之舟”——这是教师的天职——之后最美好的“慰藉”:“每逢节假日和春节,学生们都会互相邀请到我家做饭、捣蛋。他们总是不期而至,从不提前通知,也从不在天黑前离开。” 12A班的同学们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传统,他们刻苦学习,尽情玩耍,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非常团结,在学习和生活中互相帮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学科领域都有所长处。老师们必须注重分组,让学生组成小组一起学习,互相交流和辅导。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会得到优秀学生的辅导。这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就有机会提高,优秀学生也能巩固所学知识。与班上其他学生相比,Phan Anh Khanh 的学习成绩较差,但在其他同学的辅导和帮助下,他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最终,他考入了矿业地质大学。

12A班的同学们不仅在学习上互帮互助,在生活上也互相帮助。海先生说:班里不乏一些生活困难的同学,比如黄孟玲,他曾多次要求辍学回家照顾父亲、帮助母亲,但老师和朋友一直鼓励和帮助他。他的同学们每人都捐了至少1万越南盾来支持玲。化学老师黄先生和物理老师李女士夫妇分别捐了50万越南盾,班主任也捐了30万越南盾。更让人感动的是,海先生的毕业生们仍然呼吁并捐了10万越南盾来支持玲。对于玲一家这样困难的家庭来说,这笔钱不是小数目,也是她克服困难、好好学习的动力。

让40个背景、性格各异的人相处融洽、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是领导者需要灵活掌握和管理的一大难题。为了让学生成长,老师必须敬业、严格、贴近学生。说到孙老师,这位聪明又有个性的学生让海老师后悔过很多次。孙老师学习很好,作业写得很快,总是想第一个完成作业。高三那年,省三好学生考试,孙老师考了数学和化学两门科目。数学考试的时候,他只交了三分之二的卷子。离开考场后,孙老师打电话给班主任,讨论考试题目和答案。片刻之后,他才发现自己答题有误,结果数学只得了鼓励奖,化学只得了三等奖。从那以后,考试的时候,老师总是给分很严格,谁答题不认真,谁就得低分。孙老师和同学们似乎明白了老师的意思,都尽量把课文讲得工整细致。每章每节课结束后,老师都会布置20到30道练习题让学生在家做。一开始大家都有些抱怨,但后来慢慢就习惯了。师生们会利用课堂时间讨论一些比较难的练习。虽然课程安排很繁重,但老师仍然在每节课中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氛围,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知识。

归合一中12A班的勤奋学生与他们的父母和老师们的故事很长,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围绕着2014年在山区归合县“通过”大学入学考试的难忘奇迹。这个故事必将永远被讲述,成为下一代学生的骄傲和动力……

阮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