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泰迈教授——伟大的文化人物

September 25, 2014 09:39

邓泰梅教授出生于一个具有革命传统和爱国情怀的家庭。无论身处何种境遇,他始终坚持学习、实践,对文化有着深厚的造诣。他与我党一道,为奠定革命文学的文化基础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于1984年9月25日逝世,距今正好30周年。

邓泰梅教授出生于一个具有革命传统和爱国情怀的家庭。无论身处何种境遇,他始终坚持学习、实践,对文化有着深厚的造诣。他与我党一道,为奠定革命文学的文化基础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于1984年9月25日逝世,距今正好30周年。

河内国立师范大学邓泰梅教授雕像揭幕仪式。图片来源:dangcongsan.vn。


邓泰梅教授于1902年12月25日出生于义安省青章县良田村(现青春乡)。他的父亲是阮建(Pho Bang Dang Nguyen Can)先生,曾任教育督导。后来,他参加了潘佩珠先生的维新运动,被判处13年劳役,并被流放到昆岛。

1925年,邓泰梅进入河内印度支那师范学院学习。在此期间,他参与了“赦免”潘佩珠和为潘周桢举行追悼会的运动。1936年,他加入人民阵线运动,为印度支那共产党撰写并编辑越南语和法语报纸。

阮文思与王金全先生共同创立了国语推广协会。1939年,经印度支那共产党介绍,他竞选越南中央众议院议员……

八月革命后至今,他曾任教育部长、河内大学校长兼文学系主任、文学研究所所长等重要职务,也是越南作家协会的共同创始人之一。

邓泰梅是一位文化主义者,他始终在思考艺术修养的问题。就在救国文化协会的杂志《先锋报》(1946年5月15日第11期)上(八月革命成功后仅近9个月),他写道:“在当前的文化形势下,艺术修养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在文化战线的斗争中,独特、敏锐、深刻的艺术就是一种胜利……越南人民正在等待一位属于国家的作家和艺术家”。

作家黄文本曾回忆起自己在作协写作学校学习时的老师邓泰梅:

“每天早上,他坐车去学校,我们都聚集在一起,起立迎接他。他走上讲台,身穿黑色睡衣外套,系着条纹领带,手里夹着一支升龙香烟。我们静静地等待着。他抽着烟,双手插在睡衣外套口袋里,沿着教室走来走去,小心翼翼地,开始朗读莫里哀和莎士比亚的法国经典戏剧原著,比如《安德洛墨达》、《俄狄浦斯王》、《李尔王》……他的声音温暖而富有表现力,根据作品中的情节,有时还带着手势……”

他教我们的大多是悲剧,古典悲剧。有时他会沉默。作品中的生命之流凝固了……他不讲课,而是回忆、思考、品味、欣赏人类伟大的文学。他默默地讲课,亲手将之传授给我们这一代人。在第一门课上,我们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取得了成功,都有作品。

邓泰迈教授拥有一座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在他的图书馆里,人们可以见到前来共商国事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可以见到前来了解他生平的艺术家,也可以见到回国瞻仰他名字的越南侨胞。

此外,还有许多男女来找他,寻求解决世界文学难题的答案。正是这间摆满东西方、古今书籍的小房间,见证了他读完每一部作品的书页和手稿后的激动时刻。

对他来说,最伟大、最有价值的工作是培养出众多成功的学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他看到学生送他的书时,握手和微笑的意义。作家阮廷氏在献给他的文章《绿地的守护者》中写道:

“整夜,这本书都是打开的......
他负责照料绿地
对于人类时代来说……”

在这些“绿床”里,摆放着数百份出版社寄来征求他意见的手稿。那些看过他批改的评论、建议,以及他迂回编辑的页面的人,都能充分感受到这份无价的、默默的创作努力。

同事阮良玉教授称邓泰梅教授生前是一位“好人”。诗人杜莫对他的评价如下:

“理论文献就像钢铁。
“竹梅之气”

邓泰梅教授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著作,例如:《越南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文学理论》、《鲁迅》、《大众哲学》、《文化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中国现代文学简史》、《潘佩珠文学与诗歌》、《20世纪初越南革命文学》、《学习与研究之路》(3卷)、邓泰梅著作与回忆录、《现代世界》、《西方哲学史》等。

由于他在政治社会活动和文艺活动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党和国家授予他许多崇高奖项,如:胡志明勋章(1982年);第一期胡志明奖(1996年)。

信息文献中心/越南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