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榨季:工厂缺少原蔗
(Baonghean)- 2014-2015年度甘蔗压榨季被认为是艰难的一年,甘蔗价格持续下跌,导致甘蔗价格低迷,令民众不愿投资。甘蔗原料产区产量和种植面积下降,导致原料短缺。
为迎接今年榨季,双昆甘蔗股份公司(Tan Ky)已投资200多亿越南盾用于机械维修保养、安装新设备,如增设锅炉、安装新离心机、升级锅炉、处理环境卫生等;投资数十亿越南盾用于维护和修复嘉春、新香、义勇等乡20多公里的原料道路……2014-2015榨季,该公司以每吨80万越南盾的价格从农户手中收购甘蔗;榨季开始的10天,该公司每吨甘蔗补贴1万越南盾。目前,该公司已稳定了8100公顷的原蔗种植面积。为提高甘蔗产量,2013-2014榨季结束后,公司积极选育优良品种进行量产,主要品种有Roc10、Roc22、Vien Lam 6号……但今年甘蔗单产较低,仅为56吨/公顷,比上榨季减少2公担,全年甘蔗产量仅为43万吨,比上榨季减少4万吨。
![]() |
在 Tan Ky 县收割原甘蔗。 |
嘉春乡人民委员会主席阮维杰(Tan Ky)表示:“嘉春乡是全县甘蔗种植面积最大的乡,种植面积达1150公顷。2013-2014年甘蔗产量达62吨/公顷,而今年仅为57吨/公顷。甘蔗产量低的主要原因是甘蔗价格便宜,许多人不愿投资。去年甘蔗价格为90万越南盾/吨,而今年甘蔗价格为1级甘蔗80万越南盾/吨,2级甘蔗77万越南盾/吨,价格太便宜了,而原料和甘蔗养护成本却很高。”种1公顷甘蔗的投资大约需要4000万越南盾,包括种子、肥料、耕作、护理……而且原料的运输困难,人们还必须花费更多的钱将甘蔗运送到主干道。
宋康甘蔗公司因甘蔗产量低和产量短缺而面临困境,但仍维持着原料种植区。而宋林甘蔗股份公司则面临着种植面积减少的挑战,因为人们正在转向种植其他作物。在安山,各地方的甘蔗种植面积大幅减少:清山从88公顷减少到41.5公顷,平山从281公顷减少到223公顷,甘山从8.4公顷减少到4.7公顷……周溪和石岸(昆强)两个乡的甘蔗种植面积也从原来的340公顷减少到320公顷。
公司副总经理黄文雄先生表示:“工厂从未像今年这样遭遇过原料甘蔗短缺的情况。2012-2013榨季,工厂的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1810公顷,收购了10万吨甘蔗。而今年,原料种植面积仅达1400多公顷,相当于6.5万吨甘蔗(比上榨季减少了400多公顷甘蔗)。据测算,如果工厂往年开工4.5至5个月,那么今年的压榨季仅能生产2.5至3个月。
和山乡(Anh Son)4村阮氏敏女士说:2013年我们家种了17公顷甘蔗。今年由于甘蔗价格低,我们家就把10公顷甘蔗烧掉了,改种玉米和豆子,经济效益更高。1公顷甘蔗一年只能挣200多万越南盾,而同样的面积种3茬(2茬玉米,1茬豆子),一年就能挣390多万越南盾,而且收入比较均衡。据了解,4村有167户人家,2013年还有36多公顷甘蔗,现在只剩下17公顷了。目前,4村正在整治土地,种4公顷辣椒。和山公社长期以来一直稳定种植154公顷甘蔗,但现在只剩下大约100公顷。大部分种植了10年的老品种甘蔗(ROC 10)的地区现在产量低下,因此人们纷纷改种其他作物。目前,该社仍有大量土地(约60公顷),除了计划种植茶叶的20公顷外,其余土地则根据人们的意愿种植其他作物。
除了甘蔗产量低、收入低等原因外,据群众反映,糖厂与蔗农协调不力,甘蔗收购政策不明确,价格不稳定。开山乡英山村3村的阮氏常女士抱怨道:“优质甘蔗品种供应仍然有限。所以我家有5亩地,却只敢种3亩甘蔗,剩下的2亩都用来种玉米、豆子、西瓜……”
工厂缺乏原蔗,工人收入减少,甚至失业。2013年,宋林甘蔗股份公司工人平均工资为每人每月350万越南盾。预计今年将更加困难。因此,进入2014-2015榨季,宋林甘蔗公司承诺收购甘蔗地块。自2014年11月起,公司对提前借种、借化肥的农户不收取利息,并每公顷提供3吨石灰支持,用于投资种植甘蔗。
该省目前有3家糖厂,甘蔗原料区面积超过2.6万公顷,预计今年甘蔗平均单产为54-55吨/公顷,比上一季减少1-1.5吨/公顷。农业与农村发展部种植业生产司司长张明珠补充道:“产量下降的原因是草梢病的流行,仅今年就有约8000公顷的土地感染了草梢病。此外,有些地区还因干旱缺水,没有灌溉设施种植甘蔗。甘蔗产量低的另一个原因是该省蔗区使用的是老品种。”张明珠表示,为了提高甘蔗产量,满足来年的迫切需求,糖厂需要更加重视原料区,积极安排资金,支持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引导蔗农在生产中加大技术措施的应用,集约化耕作,提高产量,使甘蔗即使在糖价低迷时也有“足够的实力”与其他作物竞争。
低廉的商品甘蔗价格,加上不利的生产条件、病虫害、干旱等因素,对蔗农的心理造成了显著影响。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许多农户将甘蔗种植转向其他作物,导致原料来源减少。现在的核心问题是,糖厂需要考虑调整收购价格,制定合理的政策,使人们能够提高单位面积甘蔗的收入,才有可能稳定原料种植面积。
文章和照片: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