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时期的记忆

December 4, 2014 08:08

(Baonghean) - 40 多年的军旅生涯,在义静军区原司令员兼政委裴德松少将的记忆中,是奔赴南北战场、生死与共的岁月,是与勇敢坚韧的战友和队友一起克服一切困难、战斗并取得胜利的岁月……

(Baonghean) - 40 多年的军旅生涯,在义静军区原司令员兼政委裴德松少将的记忆中,是奔赴南北战场、生死与共的岁月,是与勇敢坚韧的战友和队友一起克服一切困难、战斗并取得胜利的岁月……

裴德松少将虽然已年届87岁,年纪轻轻,但依然保持着坚毅的风度和明亮的眼神。17岁时,他萌生了革命的念头,加入了安山县石山乡郎石村自卫队。20岁时,义安青年裴德松背井离乡,响应祖国的神圣召唤。当时,他被分配到第312师165团542营3排,直接参加西北抗法战役。在边境战役、西北战役、李常杰战役、老挝上寮战役、和平战役​​中取得胜利后,他的部队被动员参加奠边府战役。

Thiếu tướng Bùi Đức Tùng xem lại những bức ảnh thời chiến đấu. Ảnh: Đinh Nguyệt
裴德松少将回顾战争照片。摄影:丁月

60年过去了,昔日奠边军“挖山、睡地道、淋着瓢泼大雨吃汤圆”的记忆依然鲜活。那一年,他27岁,满怀热情地参加了战役初期的战斗,参与将炮兵翻越数百道险峻山口送上战场。在那56个日日夜夜里,他和队友们度过了一段充满艰辛和牺牲的岁月。裴德松指挥的第三排奉命从东南方向发起主攻,攻占独立山。独立山是保卫孟清中心北部防线的两道“铁门”之一,由装备齐全的现代武器的北非第五营和一个泰国士兵连严密把守。山丘周围布满了密集的铁丝网和防御地雷。摧毁独立山是1954年3月14日夜间下达的一项强制性任务。

然而,当一切攻击计划都准备就绪时,迫击炮支援部队却因倾盆大雨而无法靠近。裴德松少将回忆道:“当时雨下得很大,地面泥泞,敌军不停地开火,投下的照明弹亮如白昼,我军不得不小心翼翼地移动,以免被发现。射击时间不得不推迟到凌晨3点。开火命令下达后,我军先头部队立即向前冲锋,但遭到敌军的顽强抵抗。炮兵部队必须一米一米地接近战场,而主力部队则不断向敌军射击,限制敌军的抵抗。经过近1个小时的炮战,双方寸土必争。前锋倒下,后锋前进;进攻势如暴风雨,各主力部队都冲进了中心据点。我军一个主力部队俘虏了敌军,并强迫他们直冲迫击炮阵地,摧毁了敌军4门120毫米火炮。虽然一些重要阵地和战场失守,但敌军仍在坚持抵抗。3月15日清晨6点30分,敌军放弃了进攻。”撤出战场,逃回中部。孟清。我军完全控制了独立山据点,歼敌近500人,俘敌200余人,全歼北非军第五营,缴获全部武器。

我军占领独立山、希兰山和A1山后,敌军在芒清中心集结。我军调集全部主力,准备摧毁芒清据点,解放奠边府。裴德松和他的部队奉命挖掘战壕和工事,向芒清机场推进。战壕一挖,泥土就填满,行军极其困难。他回忆说,那些年,战友们白天要挖土豆和木薯来煮粥。第一碗粥是给生病的战友吃的,然后他们又要砍香蕉叶给患疟疾的战友吃……然而,我们的战士们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夜晚,兄弟俩在枪林弹雨中挖地道,尽管又累又饿,却仍然写诗……“5月7日,当我们必战必胜的旗帜在奠边府的上空飘扬时,站在D1高地上往下看,一队队法国殖民军士兵纷纷举起白旗投降,我们的将士们无不激动,高兴得说不出话来……我们奠边府将士永远不会忘记那种感觉”,裴德松少将倾诉道。

1963年,他的部队奉命秘密参加战斗,扩大第五军区和西原战场的控制范围,直接参加了河成、协德、巴苏等重大战役……特别是1968年春季总攻势和起义、老挝南部的九号公路战役……在激烈而艰苦的战斗时期,他不能忘记两场战役,这两场战役为抗美战争的战术创造了重大转折点,即巴甲战役和广义省云祥战役。云祥战役胜利后,他所在的第五军区第二师出色地完成了解放三岐镇、歼敌并在该地区建立哨所的任务。乘着胜利的势头,第二师继续前进,在具有历史意义的胡志明战役中解放岘港。 1976年,他调往第四军区司令部工作,任337师政治委员;后任义静军区政治委员、军区党检委员会副委员。1987年,他调任义静军区司令员。1995年,他退休并当选为义安省老战士协会主席。1984年,裴德松先生晋升为少将军衔。

裴德松少将一直引以为豪的战争美好回忆中,有一段是他与越南人民军大哥武元甲将军的会面。那是1976年,武元甲将军视察第二师。“那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我们排成两排,等待将军到来。我一看到将军进来,就起身行礼,突然,将军跑过来,像久别重逢的兄弟一样拥抱了我和战友们。然后,将军亲切地问候了全连的官兵。”

作为省退伍军人协会主席,他始终热心关心、帮助退伍军人改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家庭经济,消除饥饿,减少贫困,推动慈善事业,在生活上互相扶持。

如今已年逾古稀的他,依然头脑清醒,思维敏捷,每天在乡间享受与妻儿孙辈相聚的晚年时光。少将的小房子位于荣市宜富乡24号村军区,简朴无华,是曾经在南北战场并肩作战、浴血奋战的战友们的聚会场所。他和战友们还走访了各个住处,积极推动成立荣市七十余人的奠边府士兵联络委员会,并定期见面、交谈,关心、爱护年轻一代,通过讲述那段艰难而自豪的岁月,向他们灌输革命传统。虽然时光使他们白发苍苍,但昔日战士们的故事依然洋溢着战友情谊和同志情谊,他们的生活如同一首首爱国歌曲般美丽动人。

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