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将埃博拉疫情警戒级别提升至历史最高

August 7, 2014 17:53

埃博拉疫情已造成1600多例感染,近900人死亡。世界卫生组织称,这是西非国家40年来最严重的疫情。越南与许多其他国家一样,已提高对这一危险疫情的警戒级别。

a

史上最严重疫情

越南卫生部副部长阮青龙表示,世界卫生组织将埃博拉疫情评估为非洲国家40年来最严重的疫情,该病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如果不加以防控,疫情将进一步恶化,造成大量人员死亡。

事实上,自今年年初以来,西非四个国家已累计报告超过1600例埃博拉病例,近890人死亡,其中超过100例为医务人员感染埃博拉病毒。尤其在短短两天内(7月31日和8月1日),几内亚、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和塞拉利昂四个国家报告新增病例163例,死亡61例。几内亚新增病例13例,死亡12例;利比里亚新增病例77例,死亡28例。

8月6日下午,在防疫指导委员会会议上,卫生部预防医学司司长陈德富表示,面对这场危险的疫情,许多国家都对疫情提出了警告。

利比里亚已关闭大部分主要边境口岸,并对疫区实施隔离。塞内加尔已关闭与几内亚的陆地边界。尼日利亚已暂停飞往疫区国家的航班,并加强了机场隔离。许多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运营的跨国公司已限制其员工入境。美国和平队也已从三个疫区撤出340名志愿者。

“西非埃博拉疫情近日急剧上升。世界卫生组织(WHO)曾评估旅行传播风险极低,但现在却转而警告‘不能排除空气传播’。越南也是感染风险较高的国家。” 傅医生说。

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强调,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疫情,控制难度极大。疫情发生在人员跨境流动和空气传播的地区,这与以往疫情的情况截然相反。如果疫情继续恶化,蔓延到其他国家的风险非常高。

越南建议公民限制前往疫区

面对埃博拉疫情传入越南的风险,卫生部已向政府报告,同时在所有国际口岸对来自疫区入境越南的人员实行健康申报;制定计划,检查准备、应对和疾病预防工作......

在防疫指导委员会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阮氏金进要求各单位加强口岸和医院的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埃博拉病例。建议旅客减少前往疫情国家旅行。

8月6日傍晚,指导委员会会议结束后,卫生部还向相关部委和部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配合指导在口岸实施强制健康申报制度。据此,21天内来自疫区(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等4个西非国家)的旅客入境越南时必须进行强制健康申报。如发现旅客出现疑似埃博拉症状,应立即隔离并按规定实施医疗救治措施。该规定将于8月15日起在所有国际口岸实施。

同日,卫生部还向外交部发出紧急通知,建议外交部向其官员和公民正在或必须前往疫区的机构和组织通报情况,并建议在非必要情况下限制派遣官员前往埃博拉疫情国家。

如确需出行,需按照卫生部建议落实防疫措施。卫生部还要求外交部定期分享来自这些国家的人员信息,以便卫生部采取主动防疫措施。

陈德富医生介绍,埃博拉病毒病(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危险的急性传染病(A类),传播迅速,死亡率高达90%。该病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和体组织,或接触被感染者和动物分泌物污染的环境,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病毒性疾病患者常突然出现高热、腹胸肌肉疼痛、咽喉痛、呕吐或恶心、急性腹泻、黏膜出血(紫癜或斑丘疹、鼻出血)和内脏出血(呕吐、血便等)等症状。严重者常出现肝功能损害、肾功能衰竭、脑膜炎,甚至多器官衰竭、胸腔积液和休克。

这种疾病非常危险,因为它传播速度快,死亡风险高,而且目前还没有疫苗或特效治疗方法。

预防该病,人们需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直接接触感染的人和动物的血液和分泌物;不要触摸可能接触过感染的人和动物的血液和分泌物的物品;如果您在疫区出现症状(发烧、头痛、咽喉痛、腹泻、呕吐、胃痛、皮疹、眼睛发红),请立即去医疗机构及时治疗。

8月6日,卫生部还发布了《埃博拉病毒病监测与防治指南》。

因此,尽管越南尚未发现埃博拉疫情,但卫生部也认识到这是一场非常危险的疫情,不容小觑。因此,只要发现1例确诊病例(埃博拉病毒检测呈阳性),就足以认定为疫情。

凡有21天内在疫区/国家居住、旅行或来自疫区/国家的人员,或与感染病毒的病人或动物有密切接触史,并出现上述症状的人员,即为疑似病例,需予以隔离、快速诊断,并及时彻底治疗,防止疫情蔓延。

卫生部发布的监测指南详细列出了从口岸到社区监测埃博拉病毒病例的三种情况和方法,包括从越南境内没有病例记录到出现输入性病例时的监测情况以及疫情在社区蔓延时的监测情况。

本指南还对患者的防疫措施、密切接触者防控措施、诊疗机构感染预防措施、环境消毒和治疗措施等进行了具体规定。

据 Dan Tri 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