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军队成功制造出手持式海水过滤装置。
军事科学技术研究院(国防部)精密工程技术中心(CNCKCX)的科学家研发的新产品将长沙岛的咸海水变成了数升淡水。
长期以来,淡水都是通过火车运送给长沙士兵的;或者在每次突然下雨之后……然而,军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国防部)精密工程技术中心(CNCKCX)的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新产品,将长沙的咸海水变成了像熔岩水一样的淡水……
爱队友的方式
尽管设施简陋,员工不足100人,但CNCKCX中心已经诞生了许多先进技术,并在实践中得到有效应用,其中生产个人海水过滤设备集群的技术就是一个例子。
选择并决心投入研究、设计和制造该产品,源于该中心科学家对在特殊环境下作战、缺乏淡水的士兵,特别是在长沙群岛等海岛地区作战的士兵的感情。
如果说将海水转化为淡水的装置,可见这并不是什么新技术,市面上这类产品也相当常见。如果仅仅这样想,我们就无法认识到CNCKCX中心研发、设计和制造的这款产品的“特殊性”。这款产品的“特殊性”体现在它不像市面上的产品那样依靠电力驱动,而是手动操作,一个身体状况正常的6岁男孩就能轻松操作。
![]() |
潘光俊上校(右)和阮青平少校在B20.01海水过滤装置旁 |
CNCKCX中心副主任潘光俊上校介绍说:根据一些部队特别是驻岛部队的实际需要,2012年,CNCKCX中心工程师“启动”了RO.BT1海水滤器、B20.01海水滤器的研制项目。
如果不说出来,很少有人知道中心的工程师们为了打造这两款实用产品付出了多少心血。为了最大程度地节省成本,他们不得不采用切割的方式,而不是像国外技术那样使用昂贵的模具;而RO.BT1滤芯的管体材质是聚合物,要承受50公斤/平方厘米的压力,管子多次爆裂;此外,还有海水箱和淡水箱之间隔板漏水的问题……
“虽然有时很累,但想到它能给在艰苦地区作战的士兵带来的好处,我们互相鼓励,把这个产品做出来。”技术部部长、RO.BT1海水过滤设备项目负责人阮长山少校说。
在首都中心地带,我们该从哪里获取海水进行测试?项目组最初以千分之四的比例混合海水。但这仍然不现实,于是他们转移到海防市的涂山海滩,将海水输送到中心。然而,他们意识到这里的海水盐度低,无法满足项目要求,于是将海水输送测试的路线从河内一直延伸到……义安省的罗门镇。
长沙海水……不再咸了
不负众望,两套海水过滤装置均于2013年竣工,经机组测试和实际使用,效果均十分良好。RO.BT1海水过滤装置的淡水过滤能力为每小时0.89升,B20.01海水过滤装置的淡水过滤能力为每小时4.5升。
他们不满足于现有的成果,目前正在制定计划,努力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通过直接采购原材料滤膜来制造设备过滤器,而不是高价购买进口过滤器。只有这样,产品才有机会量产,服务于军队,同时也为渔民创造条件,让他们也能用上这款产品……
我们与中心总体规划部部长、B20.01海水过滤设备项目负责人阮长山少校和阮青平少校一起,测试了两台设备的运行能力。随着RO.BT1设备缓慢的挤压节奏,以及B20.01设备富有节奏的弯曲节奏,海水逐渐变成淡水,缓缓滴落,注满两个玻璃杯。送到嘴边,水慢慢渗入喉咙,甜甜的,如同过滤后的水。然而,刚从桶里喝一口,嘴里就尝到了咸味。这才见识到净水器的神奇之处。
![]() |
2014年4月,总政治部副主任阮仲义中将和代表团在前往长沙岛的途中拜会了阮文林大校,并向他演示了RO.BT1海水过滤装置。 |
旁边,CNCKCX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阮文林中校回忆起去年四月携带RO.BT1净水器远赴长沙岛的美好经历。上岛前,工作组安排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向船上十名将领和多名高级军官演示这种净水器的功能和效果。工作组组长、总政治部副主任阮仲义中将喝了一口刚用该设备将长沙岛海水转化成淡水后,动情地向大家吐露,在紧急情况下,有了这个设备,我们就有淡水,喝一口就能救人一命。
那次出海之后,RO.BT1净水器一直陪伴着大西亚岛的官兵们。CNCKCX中心的干部们仍然定期与岛上的兄弟们联系,并不断收到信息:净水器依然运行良好,兄弟们的淡水来源也因此更加充足。
这些信息总是让CNCKCX中心的科学家们感到温暖,因为他们把淡水送到长沙,不是靠火车,而是靠着身着军装的科学家们的智慧……
来源:人民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