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欢街——繁华的都市生活

October 11, 2014 16:55

(Baonghean) - 如果我们将城市的喧嚣比作一曲城市交响曲,那么,长短不一、情绪各异的街道,就像是谱写出最美妙乐章的节奏。不妨比平时提早开始新的一天,在通往荣市左翼的乐欢街驻足,感受这真正生活乐章的繁华韵律……

Đường Lê Huân.
乐欢街。

如果你听从我的建议,在黎明时分,你或许会惊叹于人流车流,以及各种商品买卖的喧嚣。三轮车满载着高高的货物;睡眼惺忪的身影已然进进出出,拿取这拿那;那些似乎沉浸在清晨熙熙攘攘的氛围中的老人们,似乎对这种不同寻常的生活节奏太过熟悉,也帮着儿孙打扫卫生……黎欢街临街两排长长的房屋,都利用一楼的空间进行商业交易。如果说河内有36条街道,上面写着“Hang Ma”(行马)、“Hang Bong”(行邦)、“Hang Gai”(行盖)、“Hang Sat”(行萨)……,那么,黎欢街就代表着这座城市不同的特色商品。荣,如果有人想把这条街的名字比作一种“商品”,谁又能说出它究竟是什么“商品”呢?因为在乐欢街上,人们买卖着各种各样的商品:渔具店和西方药店混杂在一起,钢铁和包装店与儿童玩具店相邻,几家裁缝店隐藏在稻米买卖的喧闹声中……

乐欢街仿佛承载着城市所有的喧嚣,供人们居住。他们热切地生活,匆匆地生活。仿佛明天,一切都不再充满活力!这条街上,有很多房屋的主人并非本地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家乡,聚集在乐欢街谋生,成就一番事业。年轻的城市和紧邻中心市场的街道,给了他们一个家,一个家园,一份工作。他们成为城市和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乐欢街繁华生活画卷中的一抹亮色。虽然并非故乡,但这座城市,这条街道,却赋予了他们全部的生命,而他们也用一种渴望奉献的人生,回报着街道的恩情。

Những cửa hàng bán dụng cụ đánh bắt cá là dịch vụ đặc trưng trên đường Lê Huân.
渔具店是乐欢街的典型商业场所。

我有个老朋友,在黎欢街的入口处,也就是陈富街拐弯处,经营着一家渔具店。他祖籍广治,妻子来自顺化,夫妻俩历经磨难,命运将他们带到了荣市谋生。他们的三个孩子都出生在这个城市,如今,他们三个都操着一口地道的义安方言,活脱脱就是义安人。几十年来,他们一家人挤在一个近50平方米的临时棚屋里,棚屋的大部分临街面积都用来做生意了。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在黎欢街还只是荣市妈妈姐妹们搭建仓库的“后方基地”、还没有像今天这样繁华的商业街的时候,他们家已经积累了相当的财富。他们在永新已经有了一栋宽敞的两层楼房,家具齐全。而三个孩子仍然扛着家当住在棚屋里!也就是说,他们已经被城市浓重喧嚣的氛围“感染”,哪怕只是一日不相见,也如同连根拔起的树木,必须汲取树干中残存的汁液才能生存。因此,乐欢街,让它热闹非凡,让它成为引领人们步入快节奏生活的氛围,滋养着拥挤都市中浓烈的爱意。

我的老朋友有时会想,如果他选择住在另一个城市,另一条街上,他会变成什么样?这条街上的都市人最迫切的需求是消费。在这里,只要有钱,你几乎可以坐在那里找到所有你需要的东西!这个理由足以迫使你永远活跃,永远工作,永远思考。就像我的老朋友一样。就像许多其他与这条街结缘的居民和移民一样。他们已经成为乐欢街血肉的一部分。是他们“创造”了这条市中心街道的现代面貌。

我也是这座城市的孩子。然而,每次路过乐欢街,我都能看到变化。店铺更加拥挤,人群更加拥挤。日常活动的热闹,让初到这里的陌生人感到些许失落。乐欢街,尽管匆匆忙忙,却依然散发着一流城市的魅力。

爱国者乐欢黎文焕是一位现代爱国人士,笔名蓝五,本名黎文焕,来自河静省德寿县忠黎村。他两岁丧父,由母亲在外乡越安乡同泰村(现河静省德寿县同英乡)抚养长大。他出身于一个儒家家庭。

18岁时,黎焕开始结识潘佩珠、邓太丹等前辈,他们的爱国思想直接影响了黎焕。1906年,他以最高分考入义安科举,因此常被称为“嘉焕”。戊戌年(1908年),他被法国人和傀儡政府流放到昆岛。

1917年,他获释回乡生活,密切关注国内政治局势。在伪“议会”任职两年后,他于1927年当选为越南中央众议院(河静省)议员。

1928年,他曾与黄叔康、黄文凯等一起辞职……此前,他直接创建了越南第一个民主党派——会福越党。1927年,会福越党更名为新越党(印度支那共产党的前身之一),他担任该党领导人。1929年,他被法国殖民者逮捕,关押在荣市(义安省)监狱,同年绝食自杀。

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