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微笑……

October 16, 2014 15:12

(Baonghean)——一座隐藏在广阔肉桂林深处的房子。一位女子静静地坐着,承受着人生的痛苦。她渴望成为艺术家,却未能实现梦想,渴望登上舞台。她历经磨难,坚定地走向人生的彼岸,如今,终于迎来了命运的微笑……

魏氏宮女士(桂峰县芒诺公社)六十多岁,但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我们认识她很久了,经常在公社短暂出差,没能去看望她,她仍然责怪我。虽然我们如此亲近,即使就年龄而言,我应该称呼她为“夫人”,但她仍然幽默地“要求”永远叫我“宮女士”。就连她​​对衰老的恐惧,以及她那极具女性气质的对青春的怀念,都令人动容!宮女士是一位真正可爱的人。她美丽动人,散发着迷人的光芒,足以抵御岁月的残酷。她无需粉饰,每一次轻柔的呼吸,每一次微笑的眼神,以及在破旧衣服下纤细的肩膀,都散发着浓郁的女性气质。我无数次倚靠在那肩膀上,那在山峦落日中显得格外宁静的肩膀,我不禁思考,她将人生的风雨都隐藏在何处?她的人生故事如同一部悲剧电影,情节跌宕起伏,每当想起,她的眼眶里就充满泪水……

Chị Vi Thị Loan bóc vỏ quế.
Vi Thi Loan 女士正在剥桂皮。

她出生并成长于周行乡(贵州),那里有着丰富的傣族文化传统。在民间艺术的摇篮里,Loan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村里的宠儿。她歌唱得一手好歌,经常唱歌,热爱唱歌。从小到大,纯净神圣的音乐浸润着她的心灵。每逢中秋节,她都会唱歌;即使是乡里和县里的节日,她也全程参与。这份热爱在1968年2月萌芽,当时她15岁,就读于周行中学七年级。“有一天,我正在上课学习,老师挥了挥手说:‘省里有个乐团招歌舞表演的,你想去吗?’当时我对省乐团一无所知,只知道自己喜欢唱歌,就去参加了。谁能想到,我竟然被录取了!” —— Vi Thi Loan 女士回忆道。

虽然只是自娱自乐,但《春运列车路》(音乐家范明俊)一曲悠扬悠扬的歌声,足以让评委们看出这位年仅四岁的女孩与生俱来的天赋。就这样,来自周行贫困农村的小薇氏岷成了当时义安山歌舞团最年轻的歌手。薇氏岷有机会和团里的兄弟姐妹们一起走遍前线,为人民和战士们演唱祖国的歌声。她是傣族女子,但只学了很短的时间,她就能唱好克木族、蒙族、土族等民族的传统歌曲……她一边唱歌,一边跳舞,演奏民族乐器。就这样,尽管枪林弹雨,尽管在国家困难时期文工团活动匮乏,薇氏岷依然天真地唱着她清澈的歌声。她说,怀揣着对音乐的热爱生活的五年,是她人生中最难忘的五年,正是这五年,成为了她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战胜一切伤痛的精神支柱!

1973年,韦氏岷离开了熟悉的田间舞台,选择了小家庭的宁静。她嫁给了一位长途卡车司机。他是她的初恋,有时,她甚至觉得爱就是她的全部。她放弃了事业的巅峰,拒绝了难得的河内音乐学院的学习机会,离开家乡,追随他来到义丹开创事业。闪亮的舞台礼服藏在木箱里,妆容也只在记忆中挥之不去,韦氏岷——一位艺术家,突然变成了风雨飘摇的富贵县一位勤劳朴实的妻子和母亲。当她回归人生的真正使命时,这是多么艰难的挑战啊!即使她那双纤细白皙的手从未耕耘过,即使她那双轻盈的双脚多年来翩翩起舞,如今她却不得不在正午时分在田间劳作,但她仍然克服了这一切。爱情平衡了一切,但爱情总是脆弱的,所以她万万没有想到,有一天,她人生的天平,竟然会倾斜到斜坡的另一边!

婚姻破裂后,她抱着孩子,在陌生人的面孔中孤独而怨恨。她不敢回家乡,因为她害怕成为父母的负担,不敢继续留在红土地上,忍受破碎的爱情,于是冒险前往桂丰县的芒诺寻求庇护。她找到了最深、最偏僻、最荒凉的山坡“扎营”。母子俩相拥而眠,倚靠着一棵沉睡的树根,在疯狂的求生中,笨拙地搭建了一间摇摇欲坠的草屋。一排排木薯、红薯渐渐发芽,经过许多天的辛勤耕耘,稻田、玉米田逐渐成形。如今,她家后面是一座超过3公顷的肉桂山,所有这些都是她一手栽种和培育的,如今绿意盎然,凉爽宜人。

如此脆弱的女人,额头上系着腰带,费力地拖着一个个沉甸甸的桂皮筐爬上高山,那种艰辛是难以言喻的,在清晨的薄雾中,在暮色中,这份煎熬迸发出真实的痛苦。她说,有时候,艰辛会让她发疯,记不起自己是谁,记不起曾经属于她的世界有多么繁华。她徜徉在芬芳的桂林,无意识地唱着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歌;有时候,默默地倚着桂皮树坐到日落,听到女儿的呼唤,然后蓦然惊醒,匆匆走回烧红的厨房。两个女儿在寒冷的冬日里,那温暖的摇曳的炉火,在今天的故事里,依然在她脑海中熠熠生辉……

如同照亮前路的光芒,两个女儿魏氏艳芝和魏氏乌生,是她活下去的理由。两位年轻的女性,外貌性格都与母亲如出一辙,美丽、聪慧,又极其敏感。在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中,依然残留着艳芝对贫困家庭的愧疚,对同学们偶然来访时,一家三口无休止地喝着木薯粥的羞愧……艳芝的日记里,依然写满了泪痕:“1996年4月12日:妈,你知道吗,我们家没人喜欢吃方便面,但我在这里每天都吃。一天半包,妈,我只敢中午吃半包,上午和下午还能饿着肚子。我学习还好好的,妈,姐姐放心!”

那些方便面包裹,加上神圣的母爱和战胜命运的渴望,把魏氏岷和她的三个孩子带到了幸福的彼岸。当看到狄霁和吴生都学习很好,并且都凭自己的努力考入了省内知名大学时,魏氏岷的嘴角露出了满足的笑容。狄霁是义安师范学院的全优生,吴生则直接考入义安文化艺术学院。如今,他们俩都成为了桂风县中小学的教师。吴生直接考入学院,至今仍被许多人铭记,因为他在全国民族歌唱比赛中有着独特而动人的表演。吴生凭借母亲过去常唱给姐妹们听的那首歌获得了比赛的银奖。

罗恩女士自豪地告诉我,然后轻轻地为我唱起一首母亲深爱孩子的令人心碎的摇篮曲:“Non xa no, chai oi cho non mung nha hay... Me po hay nang pay mi ma, me po na nang pay mi tau, me hao pa lan xooc a xay oc cam ma ha chai oi...”。 (大致翻译:孩子,睡吧……想睡就别哭,我去森林里还没回来,我去森林里弄点知更鸟蛋哄你,孩子……睡吧,别哭……”她一边唱一边哭。歌声在芬芳的肉桂林中传得很远,夹杂着真正幸福的呜咽。我望着窗外,午后的阳光洒在廊前鲜红的十里香上,一只小莺在长满青苔的砖墙上悠闲地数着脚步。为什么这个下午一切都这么平静?平静到连那个女人纤弱的肩膀轻轻摇晃,都带着一种奇异的快乐!

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