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春寺节...
(Baonghean) - 琼义寺是琼吕县白岩地区仅次于昆峰寺的大型、古老、神圣的寺庙。1996年,上寺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遗产。自那时起,近20年来,上寺一直致力于美化和恢复一年一度的庆典,以吸引远近游客和民众前来朝拜、上香,缅怀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先烈;它是党建村和琼吕县白岩地区早期革命圣地。
![]() |
上寺全景。 |
上寺不仅具有革命传统价值,也是义静苏维埃运动(1930-1931年)期间许多历史事件的见证地。由于地处偏僻,环境清幽庄严,上寺被选为党在当地开展秘密活动的场所,为琼吕县白岸地区革命运动提供了坚实的支持。1931年4月1日,富义上村党支部在这里成立,共有4名党员,何汉同志任书记。上寺也是召开会议、印制文件、散发传单、悬挂党旗以及组织响应义静苏维埃运动的众多集会和示威活动的场所。具体来说,1931年5月15日和6月1日,在常寺连续举行两次大规模集会示威,富义村村民和富清、富良、富多……(现沿海琼明、琼良、琼榜三个乡)的居民都参加了集会示威,但遭到封建殖民政府的残酷镇压。许多革命将士在此期间牺牲、受伤和被捕。
特别是在1933年至1945年期间,上寺多次举行秘密会议,恢复村党支部和琼鎏区委,建立了红色自卫队、红色农民协会和村越盟阵线等组织,为1945年八月革命总起义夺取政权储备力量。关于重建琼鎏区委的秘密会议,1935年底,潘友谦和范典两位同志奉乂安省委指示,返回富义村,在上寺组织召开重建琼鎏区委的会议,选举潘友谦同志为书记。第二次是1945年中期,重建琼闾县委的会议也在富义上村常寺举行,选举了县委执行委员会,其中包括书记阮春梅、潘友谦、阮文方、胡友利、胡氏绒、杨廷水等同志。由于这些革命斗争史上的重大事件,常寺成为琼闾县义静苏维埃运动(1930-1931年)的革命历史遗迹。
上寺不仅是革命历史遗迹,也是一座神圣的寺庙,世世代代都是人们进行精神活动的场所。上寺至今仍保留着富义古村(现琼义乡和仙水乡)的文化传统,是该村自公元10-11世纪被称为长义路以来,至今数千年规模最大、最古老的精神文化活动场所。过去,上寺节每年逢节假日和春节举行,其中最热闹的当属春季。盛大的庆典在每年农历三月初四、三月五、三月六(每三年一次)的1月12日至17日举行。届时,村里会组织为期三天的游行,从上寺到忠德公社,送神明上山。游行队伍中有轿子、龙、刀剑、旗帜、扇子、鼓、锣……还有军乐队、花旗舞队,以及代表士、农、工、商等阶层的队伍。在忠德公社举行的三天庆典期间,村里会组织许多晚会,表演各种戏剧和歌舞,例如:唱诗班、唱诗班、唱诗班、唱诗班……以及各种趣味游戏,例如人棋、跳跳马、打打闹闹和打打闹闹。
上寺节有着诸多独特之处,既有祈求风调雨顺的农耕民俗色彩,也融合了包括“秋雨节”在内的河谷地区文化色彩。上寺节的文化特色展现了“三教同源”信仰的融合与和谐,这些信仰彼此交织、交织,密不可分。就上寺供奉的神祇而言,主要有两位神祇:德天、德释天通和高山高甲,他们原本都是天使和自然神,后来都被拟人化为人间神祇,尤其是德天和德释天两位神祇,他们化身为神仙下凡,在寺中供奉,后来又化身为佛,在后来的佛塔中共同供奉,被称为德释塔。神仙佛神和谐相处,成为村里的吉祥神明,守护村民平安幸福的生活。自黎忠兴时期起,上庙供奉村里的三位公爵,每逢重大庆典,庙里还会供奉海神,例如:海将黄达通、慈维清农……这些海神是村民们敬仰的海上守护神。
继恢复上庙节之后,2015年是该村第四次举办该节日(盛大庆典),旨在将其恢复得更大规模,更接近旧时的传统。今年1月12日,上庙节盛大庆典将首次部分恢复“三礼节”,时间也定在春季。这是富义古村节日庆典中独具特色的文化特色,展现了义安沿海乡村丰富的文化生活。一月过后,我们诚邀您重返沿海乡村,参加上庙节,沉浸在春日的氛围中。
梅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