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的变化……

January 28, 2015 08:56

(Baonghean)- 会江一村(西山乡,奇山县)海拔超过1400米,依偎在雄伟的普兰山脉旁。村里房屋采用深褐色的萨木木屋屋顶,掩映在郁郁葱葱的玫瑰花丛中,蒙桃树也开始冒出花蕾……村庄美丽宁静,宛如一幅画卷,人们的生活正在悄然改变……

Một góc bản Huồi Giảng 1 (xã Tây Sơn, Kỳ Sơn).
会江 1 村 (奇山省西山乡) 的一角。

会江一村的扩音器声音洪亮清晰,全程用蒙语播报。我们等到村长武伯江(1982年生)读完广播节目后才有机会交谈。他透露:“村里很多人不懂京语,文化水平还很低。每次开完会回来,党和国家都会下达指示或新政策,要花一天多的时间把京语翻译成蒙语,然后用扩音器念给全村人听。”

武伯江是西山乡(奇山)的年轻村长之一。他九年级后就辍学回家种地。但那时,他已经是村里最有文化的人了!他曾担任过团支书、副村长和警官,后来当选为村长。武伯江为会江一村的村民做了很多事:带种子和树苗去种植;推广新品种的种植技术;组织森林防火扑灭工作;维护村庄的安全和秩序……

在偏远地区学习读写并非易事。会江的孩子们仍然面临着诸多匮乏和不利条件。贫困的痕迹清晰可见于他们破旧的衣服、破旧的凉鞋……但也清晰可见于他们天真的面容和灿烂的笑容。他们是新苗族村庄的未来,一个更加进步、知识更加渊博、更加繁荣的村庄……

会江一号村如今约有一百户人家,大部分房屋的屋顶和外墙都用萨木木料搭建,这些木料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变成了深褐色,显得十分陈旧。从一户人家到另一户人家几乎没有路,你必须翻越凹凸不平的岩石,穿过那些蒙族人种植的古老桃树,它们粗糙、灰暗、长满霉斑,汲取着树液,孕育着丰沛的生命芽苗,等待着春天绽放出鲜红的色彩和葱郁的绿意……

我们静静地凝视着桃树,它们不仅是人们的收入来源,更是蒙族人的灵魂、意义和神圣的一部分。正因如此,蒙族人经历了这么多年,这么多代代相传,这么多次源于游牧习俗的迁徙,桃树依然被带到这里。在一年的最后几天,寒冷似乎更加甜美,雾气弥漫,笼罩着蒙族村庄的木屋顶,村庄依然保留着许多独特的风貌。

清晨,村子里静悄悄的,孩子们去上学,大人们去干活。远处的田野,马匹、牛群……走在最前面,身后是健壮、勤劳的身影……武巴舍笑着说:“我要养育四个孩子,我要工作才能有饭吃,我要送孩子们上学……”他的话仿佛融入了云雾,隐没在屋檐后,转眼间,人和马的身影在高山上只剩下一个小小的点。

近年来,得益于党和国家的诸多扶持政策,例如提供奶牛品种和植物良种的30a项目,为人民开辟了新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在会江1区,芋头和无籽柿子正在作为商品种植。此外,在防护林的树冠下,菩提树也受到保护,既可以防止森林火灾,又可以为人民创造每公斤约1.5万越南盾的收入。春节期间,许多顾客前来购买古桃树。这里的人们只卖树枝,不卖树根,并且每年都会继续种植新的桃树。此外,还为人民提供种牛,饲养猪、鸡、山羊等,以发展经济。

与过去相比,现在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开始以务农和饲养牲畜为生。此外,从芒森镇到西山的道路已铺设完毕,交通便利,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农产品和商品也易于消费。当地人民的总体意识仍然依赖和等待国家,但这种意识正在逐渐改善。

离开会江时,太阳已高高挂在天空,阳光透过桃树的缝隙,洒落在每一间木屋檐上,被烟雾、雾气和时间的阳光染成暗淡的色彩。那屋檐下,有太多的故事,太多的生命,太多的一步步的变迁……

莱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