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与现代价值观的基础上突破发展

February 16, 2015 08:40

阮春阳

(省委副书记、省人民委员会主席)

(Baonghean) - 2014年是义安省各方面都取得许多突出成就的一年:预算收入、粮食产量、招商引资均创历史新高;交通基础设施焕然一新,拥有立交桥系统、机场、港口和现代化国道;全国优秀学生排名全国第二;乳腺癌通过干细胞移植治疗;义安省民歌《Vi》和《Giam》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令人鼓舞的成就,体现了全省全党全军全民的努力、共识和高度决心。同时,这些成就也是为按照越共中央政治局第26号决议提出的目标,将义安省建设成为中北地区经济中心奠定基础和准备基石。

Đồng chí Nguyễn Xuân Đường tặng quà cho cán bộ, công nhân thi công cầu vượt QL 46 nối đường Đặng Thai Mai, điểm giao cắt  với Quốc lộ 1A và đường sắt Bắc - Nam vào đêm 17/1/2015.Ảnh: thành duy
2015年1月17日晚,阮春阳同志向46号国道连接邓泰梅街、1A国道与南北铁路交叉口的立交桥施工官兵赠送礼物。摄影:Thanh Duy

目前,可以看出,义安省在经济、文化、教育等基本支柱领域已经达到比较稳定的发展水平。这是提出突破性发展问题的必要条件,也是在我们即将结束一个任期、准备进入一个更高更深目标的新阶段之际提出突破性发展问题的环境和机遇。

根据指导政策精神,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的四大支柱将是:推动重点经济区发展,尤其关注西部地区;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深化行政改革,调整机制和政策,营造开放健康的投资环境;重点发展旅游、服务业和贸易等软经济领域。这一长期战略愿景将与具体行动和方案相融合、相衔接、相推广。理念与实践必须始终相辅相成、相辅相成,以最佳效率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的实施。

首先,为了促进全省的全面发展,并在各经济区域之间建立社会经济发展的联动与协调,我们确定了三个重点经济区:义安省西部地区、永安-库阿卢地区、东南经济区以及黄梅-同海地区。这将为发展建筑材料和能源等重工业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一方向并非新方向,它已经并将继续对基础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充分利用义安省的资源、自然条件和人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义安省西部地区,因为该地区拥有悠久的农业发展传统和巨大的潜力。

我们不应忘记,农业是重要的传统阵地,与我们地方的认知思维和文化息息相关。在创新时期,产业结构可能会有所下降,但必须通过提高附加值和注重可持续发展来巩固农业的地位。2014年,我们实施了许多科技课题和项目,以帮助组织、企业和地方加快发展进程。我们建设并投入稳定的生产原料区,为MDF纤维板厂、TH牛奶厂、洁净煤厂等大型项目和企业提供服务……我们营造了饲养、种植和生产橙子、百香果、生姜、芋头、鸭子、黑猪、山鸡等商品的良好习惯……

这些都是有效的经济模式,逐步应用科技进步,丰富了农业部门的内涵,值得我们继续复制。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需要更进一步,从农民到企业和消费者,通过建立卫星模型来服务于投入品和配套服务;注重拓展市场,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品牌。为此,各行业需要限制“学术”话题,更多地联系实践,有效地服务于全省的农业前沿。简而言之,在纵向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横向联系,打造一个封闭的生产链,将农业与工业、传统与现代、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第二,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投资仍将是重中之重,因为这是实施工业化和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硬基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分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两个实施方向。2014年,全省已建成33个符合19项新农村标准的乡镇。很多地方已经有了好的做法,但在山区和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仍然比较困难。因此,要灵活引导,对尚未达到新农村标准的乡镇,就引导符合新农村标准的村镇建设。在条件和人员条件不允许的地方,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要确定任何目标和任务都是重要的。哪怕是最小的任务,如果完成得好,也会给我们创造动力、动力,为我们向更大、更具体、更直接的目标迈进“铺平道路”,那就是完成2015年新增至少54个新农村公社(力争达到81个)的目标。

除了农村发展取得的成就外,2014年也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丰硕的一年。2014年底,义安省境内1A国道升级扩建工程基本完工;城市入口立交桥已投入使用。承接2014年的基础,2015年初,新建的荣市机场(升级为国际机场)将正式启用;扩建门罗港、增加进出港船舶吨位的项目也将启动;……

因此,我们逐步同步升级了公路、航空和水路基础设施。这些是经济的重要“神经”,因为在这个整合时期,财富、商品和人员交流的速度和流动是决定性因素之一。我们认识到基础设施项目的重要性,并向官员和民众,特别是受影响地区的民众广泛宣传。这些都是我们在实施1A国道升级扩建项目场地清理过程中汲取的经验教训,其中,有条不紊、程序化的领导以及各级当局专注果断的态度是创造动力、消除个人主义、迈向共同利益的关键。

第三是行政改革、机制和投资环境问题。2014年的突出成就之一是预算收入达到7.652万亿越南盾,创历史新高。在此基础上,2015年我们力争超额完成预算收入,投资农业、农村和社会保障领域的重点项目。

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注重加强各级各部门的凝聚力和共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内部力量。具体而言,必须明确分工,权力下放,避免在总体政策执行的任何环节出现重叠或“空白”。例如,预算征收是税务部门的一项任务,但从年初到年初,需要各部门负责人、省级部门负责人、区、市、镇人民委员会主席、企业、组织和个人的大力协调、指导和执行。

其次,问题不仅仅在于税收。预算的管理和使用是财政部的责任。为了做到管理得当、用得其所、经济有效,必须加强财政部与各部门、各级政府之间的沟通和讨论。在更微观的层面上,行政改革必须从个人做起——从每一位干部到每一位公民。这是指导与执行、监督与执行之间的紧密联系。干部在管理、检查和报告过程中必须摒弃地方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思维。反过来,人民也需要有责任感。大家齐心协力,共同谋福祉,携手共进,共创全球福祉。

此外,必须明确,为了实现经济腾飞,使义安省成为工业省份,我们只能将最大的希望寄托在吸引投资上。2014年,新颁发的投资许可证给145个项目,总投资额达43.982万亿越南盾,促进了与外国企业和组织的合作。这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成绩,需要进一步推广。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建立各种机制、制定各种投资促进政策,我们需要进一步改善本省的投资环境。但必须有一个方向:广泛而深入,关注本省的重点和优势;创造条件,但在法律框架内,透明而健康。即将举行的“梅春”投资者大会将为省领导作为东道主展现接纳态度、倾听投资者意见提供一个机会,从而继续大力推动投资环境改革,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旅游业、贸易和服务业是越南经济的最后一个支柱。这是经济发展关键点中最“软”的因素,也是对该省社会经济面貌影响最强烈、最直接的因素。这一支柱必须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这里的有形资源是基础设施以及文化-旅游-商业“资源”。荣市——已获批准2030年扩张规划,并着眼于2050年,将门罗市定位为沿海城市。在这两座年轻城市以及义安省的发展过程中,潜力和挑战正在不断显现。我们还拥有丰富的文物、文化和历史遗产、自然景观以及当地特产。

要真正挖掘和发扬这一丰厚的物质基础,就必须培育和培育非物质基础——人民和文化。2014年,宜静渭民歌和军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必须认识到,具有代表性的遗产意味着代表着这片土地、这群人民以及深厚的文化和历史。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将渭民歌和军歌与这片土地和原住民联系起来。我们必须将宜河文化的灵魂注入宜河人民,使文化遗产不再只是摆放在玻璃橱窗里、寄托在普通人身上的物品,而是拥有在大众中传播的力量。这也正是我们的旅游、贸易和服务与这片土地和人民的生活和谐融合的时刻,它不仅真实存在,而且丰富多彩。

涵盖义安省经济发展四大解决方案的问题是:谁和什么将使经济可持续发展?答案是教育——文化——社会,或者换句话说,是人民。2014年,义安省在科技和教育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通过干细胞移植成功治愈癌症;全国优秀学生排名全国第二;……

科技水平不仅带来经济效益,还能提高生活质量。拥有700张床位的综合医院的落成和稳定运营,以及专科医院设施设备的改善,有助于稳定社会治安,建设强大的社会——这是迈向富裕强盛社会的必要因素。此外,我们还需要重视培养高技能劳动力,满足各领域和经济发展方向的需求,并将其视为除自然资源外,对投资者在义安省具有吸引力的另一项“资源”。

每年,义安省约有2万至2.1万名大学生从高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毕业,而全省就业人数仅为1000人左右。解决就业问题不仅是党委、政府、群众组织和社会的责任,更需要每个人的自发努力。发展中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是无限的,但也有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因此,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扪心自问:劳动力市场缺口在哪里?我们需要补充和提升哪些能力,才能成为填补这一缺口的“一分子”?当然,党委、政府、群众组织和社会将发挥催化剂的作用,成为工人和雇主之间的桥梁。

迈入2015年——机遇加速,挑战依然重重。我们的经济尚未建立起长期稳固的基础,正处于变革和转型的征程中。正因如此,我们必须懂得如何在变革和机遇中引领潮流,同时保持自我和身份认同。文化、传统、历史——这些永恒的支点,如果被永远注入每个人的生命,便永不动摇。相反,如果没有新人,任何创新都无法有效、切实可行。因此,人的因素是“交流电”,它使社会在内外力量、传统与现代之间和谐共存。

阮春阳

(省委副书记、省人民委员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