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创造性和独立的工作方式

May 15, 2015 09:36

(Baonghean)——许多高原村庄积极应对这一问题。在一些地方,人们捐钱共同建设清洁水项目,服务家人的生活……

不要让项目白白浪费

昆强县志溪乡南定村共有117户居民,2007年由国家投资兴建了自来水自来水项目,共有9个公共水箱。每个水箱都配有开关阀、庭院、卫生间……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部分居民意识淡薄,一些设备损坏,而且水箱没有排水系统,污水积聚,造成公共卫生状况不佳。尤其在炎​​热季节,下班回家的人们聚集在水箱旁洗澡、洗漱……经常发生打架、推搡的现象。

2010年,有人建议,每户都应该投资安装自来水系统,以避免拥挤,并提高保护自来水项目的意识。该村村民认为这个想法合理可行,一致同意实施。于是,每户都投资购买阀门来开关水管,建造水箱……从主轴线到房屋铺设自来水管道。经乡人民议会批准,仅在2011年两个月内,几乎100%的农户都安装了自来水系统。根据每户的实际投资情况,投资额最少的农户投资30万越南盾,最多的农户投资100万越南盾。

竣工后,家家户户都能安心用水,不必像以前那样去社区水箱取水时担心雨淋或日晒。村里还同意每户每月出资1万越南盾,用于资助项目从水源到村庄的管护团队。南定村村民卢氏探女士兴奋地说:“自从家里有了水,我用水更安心、更方便了,不用像以前那样担心缺水了。我们家不仅能用水洗澡和日常活动,还能用这口水在菜园里种菜,改善了日常饮食。” 莲定村、忠定村、山溪村、同寨村和白文村的村民也采用了这种方法。因此,这些地方的供水项目始终有效运行,村民们都感到非常高兴。

池溪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卢文荣表示:“上述6个村共有415户居民,目前已有403户安装了自来水。鉴于上述6个村的良好做法,2014年,陈南村向乡政府提议效仿,乡人民委员会同意了,村民们正在投资安装自来水系统。”

回到奇山县塔卡乡,我们也看到,这里的人们通过选举项目管理小组来保护他们的工程。塔卡乡的11个村庄都根据乐施会、134CP、135CP的投资计划和项目修建了自流水厂。项目管理小组由3到4人选举产生,负责向水库分配和调节水量以及维护输水管道系统。此外,为了保持水源清洁,这里的人们同意不砍伐上游的森林,不在田里使用杀虫剂,不在水源附近放牧牲畜。每个人的意识都得到了提高,因此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塔卡乡的供水工程仍然运行良好。

此前,安合乡(Quy Hop)Tho村村民主要使用自来水。旱季,水井经常干涸,人们不得不长途跋涉取水回家。自从国家投资134/CP资金,在7个不同地点建造了7座水箱,自来水自流自来水项目启动以来,村民们非常高兴,他们认为这是共同财产,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和维护它。虽然有一些不成文的规定,但它们已在村民的思想和意识中形成。所有7座水箱都用B40钢建造了防护栏,所有水箱都装满了水。住在3号水箱附近的Vi Thi Dau女士说:“村民们经常互相提醒,去水箱洗澡、洗衣服或洗菜时……一定不能弄得一团糟,每次用完后都要把水龙头拧紧,不要让水随意流出。”遇到水管堵塞,村里就会派人去检查处理,在这里,全村人都意识到要保护水利工程,确保水利工程的长期使用。

村长黎文传补充道:暴雨洪水期间,树叶和石头会进入水管,造成堵塞。为了及时解决问题,村里会安排人员前往水管源头疏通抢修。由于工作简单,当地居民从未需要出钱来维修或修理水管。住在2号水箱附近的吕文坦先生与我们分享了他修复被石头和泥土堵塞的水管的经验:“每次发洪水后,我们村里的男人们都会互相提醒,带上锄头和铲子,到水管源头去,把水管口的石头、泥土和树枝挖出来。如果水管堵塞了,根据实际经验,每个人走一段路,用树干轻轻敲打水管,把里面的石头和泥土敲松,水就立刻畅通了。”

不要指望国家

在许多尚未获得国家支持或投资的地区,人们互相告诫,不要等待或依赖国家,而要主动出资修建自来水厂。在一些村庄,例如奇山县塔卡乡的和山、山河和山清村,人们甚至成立了自己的供水小组,不再等待项目或县级预算的支持,而是自己动手修建自来水厂。每个小组通常有10到15户家庭,每户出资200到400万越南盾。与当地居民的收入相比,这笔钱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但人们仍然决心自力更生。和山村居民罗春越先生说:“我家主要务农,所以几百万越南盾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能把生活用水送到家里,这点钱还是值得的,因为缺水真的很难受。”

鉴于对生活用水重要性的共识和认识,贵州省周环乡纳功村的村民们自费出资,在村中心修建了一个水箱。之后,村民们继续从这个水箱中取水,为每户人家供水。纳功村村民魏氏红女士说:“以前每逢旱季,我们村里就因为缺水而苦不堪言,老人、孩子……还要挑几公里的活儿去,费时费力,还要精打细算。”面对现实,尽管家庭经济状况依然困难,村里20户人家还是聚在一起,商量着自己出钱自己动手修建一个水箱,并给每户人家的水箱安装管道。现在,生活用水送到了家门口,他们用得舒心,生活仿佛“焕然一新”。

Người dân bản Liên Đình, xã Chi Khê (Con Cuông) đầu tư đường ống dẫn nước về tận nhà.
池溪乡(Con Cuong)莲定村的村民投资铺设自来水管道。

珠环乡人民委员会主席吕文德先生表示:“当地存在生活用水短缺的现实,目前,在纳巴村、莫邦村和纳美村,由国家根据135/CP计划投资建设的3座社区生活供水工程中,只有2座仍在使用,而且有时供水,有时停水。因此,纳聪村一些居民自费建造水箱,体现了村民的积极参与。我们将大力推广,让其他村庄的更多居民学习和效仿。”

在周会乡黎村,村民们也率先自费修建水箱。黎村目前共有4个水箱,每个水箱平均容量为15立方米,其中1组2个,3组2个,足够全村近80户340人使用。值得一提的是,所有水箱都是村民自费修建的,村民们自掏腰包,每户都贡献了近10天的劳力和200万越南盾购买材料。郎氏春女士兴奋地向我们展示3组​​的水箱,说道:“自从有了水箱,我们夏天再也不用担心井水用完了,也不用像以前那样要挑一两公里的路去打水了,所有活动都方便多了,打开水龙头就有水了。”

黎村村长黄文长表示:“每个月,村里的清洁队都会对蓄水池区域进行清洁和擦洗。此外,为了确保水源清洁,不至于枯竭,村民们除了要增强节水意识外,还鼓励村民保护集水区的天然林。正因如此,自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即使在旱季,村民们也始终有充足的水源供应。”

社区自来水工程的直接受益者正是村民。因此,上述一些地方村民的举措和经验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如果每个地方都能在管理本村自流式社区自来水工程方面有自己的经验,就能减少国家巨额投资的浪费,人民的生活也会更加稳定。

X.黄-D.Cu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