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和弘扬乡村文化价值

December 12, 2014 09:41

(Baonghean)-乡村文化是伴随民族悠久历史而形成、补充和发展的元素,为越南文化的多样性做出了贡献。当前,面对融合与发展的潮流,乡村文化面临衰落,这一现象在该省许多地方都有发生。

改变乡村

自2010-2020年国家新农村建设目标规划实施以来,全省农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取得了诸多进步。然而,这些规划仍然偏重经济发展,对文化建设投入不足。大多数实施新农村项目的乡镇都制定了类似的规划。在规划过程中,乡村空间遭到破坏,许多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未能得到充分保护和发扬。文化管理队伍实践经验不足,专业素质与地方文化活动的需求不符。新农村建设的方向仍然停留在追求成果的阶段,质量和效率不高。这种情况导致村庄和乡镇文化发生了诸多变化。

Cây đa, giếng làng ở xã Xuân Lâm (Nam Đàn). Ảnh: Bùi Văn Dũng
南丹县春林乡的榕树和村里的水井。摄影:裴文勇

传统农村地区典型的榕树、渡口、公社院落等景观几乎已不复存在。农业用地面积也随之减少,住宅和商业用地面积迅速增加,公共工程模糊了农村地区过去清晰的居住空间和生产空间界限。新的集聚形式、新的工业区、新的“村街”越来越多地出现,这些集聚的人群根据职业(例如经商、贸易、服务业、农业等)聚集在一起,在演州的演红村、荣市的兴同村、兴化村以及门楼镇的宜新村、宜香村等地较为常见……

文化馆、集市、村门、村道、巷道等工程空间相继建成和改造,使村庄呈现出城市化特征。目前,村庄的空间和景观呈现出乡村与城市、现代与传统、农业与非农业村落交织的景象。全省大多数村庄正朝着生产、贸易和服务相结合的开放式经济结构发展。一些村庄仍然保留着传统农业,但融入了工商业元素。但主要的经济活动是自给自足的农业活动和商品生产,目前的生产形式以家庭经济为主。

经济变革导致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村庄形成了跟随城市发展的独立生活方式;与此同时,注重速度和效率的工业生活方式、注重享受和公平的市场生活方式……在农村地区屡见不鲜。目前,文物修复投资正在推进,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实际景观、居民需求等,现有的文物设计无论在整体景观还是每个细节上都或多或少地发生了变化。此外,新农村文化机构的建设与居民生活并不真正同步。设施投资建设规模宏大,但并未得到有效利用。运营方式和机制仍然停留在形式主义的阶段。文化机构的开发利用不充分,浪费现象严重。许多乡村文化馆投资数十亿越盾,建成后却只用于举办一些例会。由于缺乏活动,人们并不认为文化馆是人们活动和娱乐的场所……

随着经济向新农村发展,地方也遗留了许多问题,例如:农村普遍存在农民失业现象。农村人口比例下降,出现很大一部分人口虽然生活在农村,但由于没有土地可耕种,甚至没有工作,不再是农民的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转型,贫富差距也在加剧。虽然全省贫困率已降至12.5%(2013年),但农村贫困率仍然较高;老祖宗世代建立的“村情、邻里之爱”的良好关系,正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

房屋紧挨、门窗紧闭、高墙紧锁、门闩林立;商业的繁忙使农村人与人之间很少有时间交流,邻里关系有所淡化。目前,许多社区干部没有文化背景,却分管文化工作,对新农村建设中村庄文化传承和弘扬工作产生了负面影响;许多外来文化潮流的快速输入,使村庄安全形势难以控制。社会丑恶现象增多,许多农村不再安宁。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许多村庄变成了工业区,农村地价快速上涨,引发了亟待彻底解决的内部矛盾。

传统的和现代

在新农村建设中有效弘扬乡村文化价值是各级、各部门、各地方的要求。但根本解决之道在于每个村、每个小村庄。因此,必须强化群众维护和弘扬乡村文化价值的责任感,因为群众既是文化的受益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为此,各党委、各部门要大力宣传文化生活建设、文化生活方式建设和文化机构建设。在此过程中,要推广家庭文化、乡村文化俱乐部和各地区典型宗族的文化模式……要将各项措施与居民区、文化村、文化宗族、文化居民小组等文化生活建设的具体活动结合起来;提高国家管理在维护和弘扬传统文化价值方面的效力和效率,尤其要重视文化管理队伍建设,发挥全民团结建设文化生活运动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根据省人民委员会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意见,各县、乡要制定相应的机制和政策,动员最大资源,创建和组织具有特色、与先进文化相结合的传统文化活动。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将乡村文化生活方式融入新农村建设。修复和美化文化遗产:地方领导要配合义安省古迹景观管理委员会对全省各村庄的文物进行分类和重新评估。根据文物评估结果,制定修复和整修计划。注重建设和完善基层文化机构,为社区文化生活服务。要根据每个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村庄空间总体规划,探索真正合理的现代农村住房建筑模式。

在新农村建设中传承和弘扬村落文化价值,是全省每个村落的必备条件。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传承和弘扬村落传统文化价值,是每个村落都面临的难题。这就要求每个村落本着传承、交流、发展的原则,遴选村落文化精髓,去芜存菁,扬长避短,为新文化价值的实践传承奠定基础。唯有如此,才能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传承村落传统文化价值。

黎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