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的避难所

June 5, 2015 18:15

(Baonghean)——人到老年,都希望在生命的尽头能与儿孙相伴。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人未能拥有这份“福气”。他们来到义安省社会保护中心(江山东,杜良),寻求晚年的依靠。近半个世纪以来,这里已成为无人依靠的孤寡老人的共同家园……

来自荣市兴化乡的何氏寮女士在中心工作近40年。每当有人问起她的近况,她总是泪流满面。过去,她也和许多女性一样,拥有一个温暖的家庭。然而,在她怀第一个孩子三个月的时候,丈夫在一次海上事故中不幸去世。艰难地度过生育期,没有亲人,她不得不独自带着孩子四处漂泊谋生,来到中心,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她和孩子人生的一半以上时间都挤在一个十多平方米的房间里,在同样境遇的人们身上寻找慰藉。“在这里,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苦,但幸运的是,我们还有地方吃住,生病的时候也有人照顾我们。偶尔还会有慈善机构来探望,送去慰问品,真是幸运。”寮女士欣慰地笑了。

与阮女士命运相同的是丁氏乍女士(82岁)。丈夫早逝,生活艰难,乍女士带着孩子来到中心避难。初来乍到时,她总是惋惜自己的命运,只希望有个家,让母子俩能彼此依靠。一段时间后,她们同住一屋,互相理解,互相分享,她的心也渐渐平静下来……

Phút nghỉ ngơi của các cụ già tại Trung tâm Bảo trợ xã hội Nghệ An.
义安社会保护中心的老人正在休息。

义安省社会保护中心的每个人的命运似乎都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只有像Loan女士和Chat女士这样幸运的少数人还记得自己的家乡和出身。其余的人,当他们来到这里时,都年老体弱,记忆模糊,记忆往往只是一些被遗忘的碎片。在中心工作了近三十年的Le Cong Tai先生分享道:“要想在这里做好工作,了解每个人的情况和命运至关重要……”

这里的老人很可怜。他们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老了想团聚,想让子孙后代来照顾他们,但无奈只能接受……每逢节假日、春节,老人们进进出出,眼睛望着大门,盼望着亲人能来探望……在那种时候,无论物质上提供多少,都无法填补他们精神生活的空虚。或许正因如此,即使陌生人来访,老人们也总是很高兴。他们兴致勃勃地聊天,仿佛是许久未见的亲人。也正是因为知道这里的老人很孤独,他们来探望时,会从低地带来粮食,自己做饭,努力让老人们享受到一家人聚餐的温馨氛围。

在中心,我们还看到许多感人的画面。那是老太太们轮流拄着拐杖,扶着盲人苏先生去取米的画面。那是阮文贤先生(来自演州郡)的画面,他虽然从小双腿先天畸形,行走困难,但为了不打扰别人,仍然坚持自己取食。对于卖牙签的王廷山夫妇和阮氏翠女士来说,这是生活中温暖的一刻。刚来这里的时候,他双目失明,她残疾,家境贫困,无人照顾。但在一起生活,互相理解,两人最终走到了一起,结为夫妻。如今,他们的大女儿已经出嫁,儿子也在读大学。

来到这里,黎越荣先生乐观的笑容也让我们感到安心。他勤劳有耐,是中心兄弟姐妹们指派来做厨房帮工的。他原本是城里人,家里有7个兄弟姐妹,长大后都因病去世了。他是最小的孩子,但因为从小体弱多病,不敢结婚。年轻时,他勤劳肯干,靠打工维持生计。后来,到了晚年,耐不住寂寞,便主动要求来这里安身。时光飞逝,转眼间已经过去快10年了……

义安省社会保障中心成立于1969年,位于杜良县,至今仍是全省唯一一家专门照顾孤寡老人的机构。按规定,孤寡老人的补贴仅为每人每月36万越南盾,很难为他们提供营养丰富的三餐。为了有效服务,中心安排工作人员现场订餐,利用廉价柴火代替电煤,对菜肴进行加工和改良……积极邀请市议会评估服务对象的残疾程度,照顾80岁以上老人的福利待遇,确保服务对象在中心享受到社会保障……

安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