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 Phong:增加公社卫生站的医生数量

July 31, 2015 21:09

(Baonghean)——增加乡镇卫生站的医生数量,逐步实现高质量医疗人力资源“缺口”的全面覆盖,是桂风县卫生部门的目标。近年来,通过采取果断、同步的措施和长期投入,这一目标取得了积极进展,提高了医疗质量,增强了民众的信任。

一袋袋药品、一箱箱疫苗……紧紧地绑在一辆沾满泥土的摩托车上,南街乡卫生站的医生卢文山(Lu Van Son)竭尽全力踩着油门,爬上了最后一座山坡。通往普克村(Puc)、苗村(Meo)和皮朗村(Pieng Lang)的道路既偏僻又陡峭,尘土飞扬又泥泞不堪,让任何初次踏上这条路的人都感到忐忑不安。“我刚到南街乡卫生站工作不久。刚到村里的几天,我很害怕这条路,但现在我已经习惯了,我熟悉每一个坑洼,每一个坑坑洼洼、湿滑的路段。”卢文山医生分享道。看到医生来到村里,人们越来越多,大家都想等医生打完疫苗,好亲自检查。 “以前,公社卫生站没有医生。大家对重病或特殊药物有很多疑问,得跑到县里去问,得花一整天时间。现在有了Son医生,大家感觉很安心。医生解释起来很容易。”来自Pieng Lang村的Quang Thi Thanh女士高兴地说道。

Bác sỹ Lữ Văn Sơn khám bệnh tại Trạm Y tế xã Nậm Giải.
卢文山医生在南贾伊乡卫生站为病人检查。

根据桂风县卫生局的长期规划,卢文山医生被派往南街乡卫生站。在卢文山医生来之前,为了解决医生短缺的问题,桂风县卫生中心自2013年起就灵活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将中心的医生轮流派往南街乡,每周2-3天直接为患者检查和治疗。然而,南街乡卫生站站长魏氏越女士表示,这只是一个权宜之计,其效果不如在乡里长期“驻扎”一名医生那么积极和明显。 “以前,卫生院的医生每周只能来乡里两三天,有时天气不好,他们也来不了。时间太短,影响了对群众的检查、治疗监测和宣传工作。现在情况好多了,有了Son医生的回归,群众更有安全感,到卫生站检查治疗的次数也增加了。特别是有了Son医生,南街乡卫生站‘解决’了乡级卫生人员配备达标的难题,正在朝着2015年底达标的目标迈进。”魏氏越女士说道。

和Son医生一起来到南农乡和行善乡卫生站的还有两位医生。在行善乡卫生站,我们见到了Lo Van Viet医生。他说道:2011年,他被县卫生院派去参加专科医生培训班时,县卫生部门领导对他进行了思想工作,决心认真学习,取得优异成绩,回到乡里当“驻村”医生。在海防医药大学学习的四年里,每次期中休息,他都会结合探亲访友的时间,去乡卫生站复习实际的诊疗情况,了解一些群众常见病,充实学习。在行善乡卫生站工作期间,Viet医生遇到了很多困难。一方面是因为这位年轻医生是第一次在乡里工作,另一方面是因为幸福乡卫生站的基础设施和设备不足。不过,据罗文越医生说,他最大的优势是语言。“我也是泰桂风族的子孙,非常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语言和性格,这对工作开展很有帮助。我的计划是尽可能多地留在村里,熟悉当地情况,掌握疫情情况,建立与村民的信任。我决心和这里的同事们一起克服困难,把幸福乡卫生站建设成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卫生机构。”年轻医生罗文越说。

被派往加强乡镇卫生站的医生队伍正在带来许多积极的变化。这体现了桂丰县卫生部门多年来实施的人力资源投资战略,以及一系列同步实施的重大措施的有效性。桂丰县卫生中心副主任黎光忠医生表示:“多年前,该县乡镇卫生站的工作人员大多是医生、护士等,这给医疗质量造成了诸多限制。县卫生部门非常清楚这些困难,但吸引来自低地地区的医生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那里的治疗方案与许多其他地方不同,而且由于地理、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我们已向卫生部申请,允许使用当地医生,这些医生是桂丰县人的子弟,将他们培养成专科医生。目前,这批专科医生基本覆盖了全县所有乡镇卫生站,只有金山镇卫生站和桂山乡卫生站仍然“缺医少药”。原因是,由于这两个地区靠近县卫生中心和医院,我们优先考虑为偏远的乡镇增加医生。而且,截至2015年底,桂丰县在读和毕业的专科医生数量已完成甚至超额完成了“力争100%的乡镇卫生站配备医生,确保达到国家级乡镇卫生标准”的目标。

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