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之旅

July 27, 2015 08:13

(Baonghean)——每年七月,越南人民都会踏上寻根之旅,表达对先辈的敬仰和感恩。今年是越南荣军烈士纪念日68周年,《义安报》组织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寻根之旅。

来自昆岛——“人间地狱”......

飞机在一个刮着风的下午降落在昆岛机场的跑道上。在机场迎接我们的当地导游告诉我们:“今天风大浪急。平时昆岛的海面很平静祥和。” 无需言语,踏上这片充满历史、血泪的土地,所有人的心都平静下来。今天下午的昆岛海面波涛汹涌,还是那些年的记忆涌上心头……

Quang cảnh Nghĩa trang liệt sỹ Trường Sơn (Quảng Trị). Ảnh: tl
长山烈士陵园(广治省)景观。图片:tl

连接昆岛机场和市中心的道路别具一格,难得一见掩映在木麻黄树林中的几户人家。道路一边是大海,一边是群山,蜿蜒曲折,仿佛永无止境。过去,这里是阮福映君为躲避西山军队而建立的村庄。如今,阮朝开国元勋留下的痕迹,只有村庄的名字、小村庄的名字,以及一座供奉阮福映君之妻黄菲燕夫人的庙宇。她也是岛民崇拜的两位女性之一。“第二位是秀小姐,也就是武氏秀小姐,她象征着梨花盛开的季节和永垂不朽的青春”。请注意,在驾驶座的旁边,庄严地悬挂着一张秀小姐的小照片。这就是生活在这座岛上的人们对女英雄表达敬意和感激的方式。

Đồng chí Tổng Biên tập Báo Nghệ An dâng hoa lên phần mộ các liệt sỹ tại Khu DTLS ngã ba Đồng Lộc (Hà Tĩnh). Ảnh: Đ.T
《义安报》主编在河静省同禄丁字路口国家历史遗址向烈士墓敬献花圈。摄影:D.T.

昆岛是由16个大小岛屿组成的群岛,但昆岛这个名字也用来指最大的岛屿和唯一有人居住的岛屿。其余15个岛屿中,只有一个岛屿有淡水,其余都是岩石岛屿,只有少数典型动物,如海龟、儒艮和金丝燕,会在特定时间前来栖息或拜访……汽车经过Hang Duong公墓,导游说,这里曾经是敌人处决岛上囚禁的士兵和爱国者的地方。被称为公墓,但最幸运的人只被装进两个麻袋里草草埋葬,其余的人被集体埋葬或抛入大海。后来,当人们将遗骸收集到规划和整修的公墓时,在10,000名遇难者中,只找到了极少数。

在印度支那最大的监狱系统运行113年期间,无数的革命将士在无数的坟墓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其中就包括越南共产党总书记黎鸿峰,他是革命的土地——兴原(邯安)的儿子。他被囚禁在昆岛,遭受敌人的残酷拷打,被送往劳改监狱,与昆岛政治犯组织隔绝,但他仍然写诗描绘祖国解放的前景,向狱友们传递他的信念和革命意志。1942年9月6日,黎鸿峰在牺牲前的最后一句话中,将这份信念传递给了狱中的狱友们:“同志们,大家好!请转告党,直到最后一刻,黎鸿峰仍然坚信革命的光荣胜利。”

Đoàn cán bộ Báo Nghệ An nghe thuyết minh tại di tích Chuồng cọp (Côn Đảo). Ảnh: Thục Anh
乂安报业代表团在昆岛虎笼遗址聆听讲解。摄影:Thuc Anh

一位爱国者,他的思想至今仍在传承,也同样在昆岛牺牲,他就是革命家阮安宁。阮安宁毕业于法国,获得法学学士学位,将自己的知识、思想和理念传播给一代又一代的群众,尤其是青年。作为20世纪初三位伟大的革命家之一,他与阮爱国、阮世传并列为越南三大革命家,秉持着保护文化的理想,同时也是捍卫国家主权的理想。他也是革命新闻事业的先驱之一,创办了法语报纸《Chuong re》,倡导批判和攻击殖民统治。

义安报代表团在英雄烈士的墓前虔诚地鞠躬敬香,心中不禁涌起感动。在肃穆庄严的氛围中,每个人心中仿佛有什么东西被唤醒。昔日爱国先烈的思想和风采,为我们今天的和平贡献了力量,虽然早已过去,但其影响和影响依然清晰可见。

是的,历史的跌宕起伏,无论是敌人令人发指的罪行,还是民族的英勇事迹,都完整地保存在这座岛屿上。以至于今天,当一代代的子孙行走在兄弟姐妹的坟墓之间,重访那座浸透着血泪的“人间地狱”——监狱时,他们心中涌起一股深切而无比的亲切之情。在这里,恐惧、鞭笞和敌人难以想象的残暴,依然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压力。但与此同时,每个人心中也萦绕着一种真实而又切身的伤痛。这是那些失去祖国的囚犯们身心俱疲的痛苦,但超越这些痛苦的是革命理想的信念和希望,是独立和自由之光的照耀,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以后,这些光辉终将照耀这片土地。113年,或许,那些昔日的政治犯们已经等待了许久。如今,他们安详地长眠于此。曾经拥抱着他们躯体的昆岛海,如今日夜潺潺流淌,仿佛要催眠他们的灵魂。

......到中部地区——“祖国两端的扁担”

继续从南到北的旅程,乂安报业代表团来到了长山国家烈士陵园所在地广治省祚灵县永长乡。这并非乂安报业总编辑范氏红全和代表团成员第一次回到这片充满悲剧色彩的历史土地。然而,每次踏上安息着10263名抗美援朝烈士的奔达山,他们都会感受到枪林弹雨的浓重气氛。长山国家烈士陵园纪念碑仿佛带着悲伤和遗憾划破了7月广治省的天地,因为超过2万名将士倒在了传奇的长山路上,而如今只有一半的将士被安置在长山国家烈士陵园。义安报七月感恩之旅的代表团中,有伤兵子女,也有老兵子女,就连总编辑范氏红全本人,也是一位烈士的子女。说到这里,我想说,今天的孩子们,都是在先辈父辈的牺牲和贡献下,才得以成长、成熟,并生活在和平之中……

中午时分,我们抵达了广平省同海市。在阳光洒下的梦幻空间里,偶尔传来几声民歌。素母雕像傲然矗立在日丽河畔。的确,每当谈起素母,人们总会想起苏有的同名诗歌。仿佛在老挝风区的某处,洁白的沙滩上,依然残留着一位裹着绿布的母亲的身影,她划着小船,在敌人的炮火和枪林弹雨中,破浪前行,带领士兵渡河。在历史悠久的河畔,驻足片刻,映照着正午时分划船的身影,以及在阳光下散发着芬芳的纯白百合花。

中部地区的道路一直被称为“天路”、“两岸的扁担”。对于军人来说,中部这片狭长的土地始终是保卫祖国的战略要地。或许正因如此,这片饱经风霜的土地孕育了众多杰出的英雄和军人。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武元甲大将——越南人民军第一任总司令、越南人民军长兄。自这位将军逝世以来,位于广平省(广泽县)的头川岛就成了一代又一代来自越南祖国的子孙后代的圣地和聚会之地。在将军墓前,花圈和香烟缭绕,许多人都抑制不住自己的泪水。没有人说话,唯有脚步声仿佛慢了下来,仿佛害怕时间流逝,也害怕打扰到这片宁静的波澜壮阔。这时,我们才明白一代代儿女对将军的敬爱,也希望他保佑国家太平、风调雨顺、家家丰衣足食、家国永续发展。

2015年7月24日,我们来到河静省芹苴市同禄丁字路口。47年前的今天,10名女青年英雄在美国帝国空军的轰炸中牺牲。同禄丁字路口是胡志明小道上穿越传奇的长山山脉的标志,也是越南女性在保卫祖国的斗争中展现出的勇气和力量的光辉象征。1968年7月24日那个残酷的下午,已经过去了47年,但人民和国家从未忘记她们。在同禄丁字路口沉痛的10座坟墓上,乂安报的工作人员悄悄地来到她们的身边,轻轻地为她们献上洁白的菊花。她们的坟前摆放着一束束绿色的无患子和梳子,还有粉红色的镜子,一片怀旧的色彩……

只有亲身前往,才会发现,在我们国家,到处都有镌刻在历史中的胜利丰碑。在15A国道穿越美山乡(杜良-义安省)张盆的路段上,仿佛还残留着人声笑语,还有锄头和铲子敲打悬崖的声音,那是义安青年志愿军317连2队的12名女孩和2名男孩。1968年10月31日成为决定性的日子:不到20个小时后,美军决定限制从北纬19度线轰炸。然而,10月31日上午,美军飞机划破长空,投下了两枚共计238枚的炸弹。在炸弹和子弹的轰击下,张盆几乎被压垮掩埋。317连2队的11名女孩和2名青年志愿军在试图坚持道路以支援支援南部战场的车队时倒下了。兄弟姐妹们牺牲了,有的从未交换过誓言,有的则在等待炮火停歇,好回家结婚。在历史性时刻到来之前,简单的愿望被炮火的尖叫声和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粉碎。每年10月31日和7月27日,义安报的干部和记者都会回到长盆。在国家被战火吞噬的岁月里,包括军人、青年志愿者和交通部门工人在内的1240名烈士在这里献出了生命。来到长盆,就是来到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榜样面前,来到那些用功绩和牺牲唤醒人类良知的人们面前。站在兄弟姐妹们的墓前,在弥漫着回忆气息的香烟缭绕中,范氏红全同志代表义安报社全体员工和记者们承诺:“要继续学习、实践,努力学习英雄烈士们的牺牲和贡献,永远对得起兄弟姐妹们的牺牲和贡献。”那天下午,长盆村的天空下着蒙蒙细雨,纪念馆的屋顶下,一排排鲜红的牡丹绽放着热情奔放的色彩……

笔记嗣英-道团

相关新闻